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于大宫  (第1/2页)
    两天后,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在郑国的宗庙石室中进行。    郑庄公亲率群臣奉祀,祀以太牢。    这是此时诸侯祭祀祖宗的最高礼节。    中,楚昭王问观射父祭祀礼节,观射父所谓“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    意思就是天子平常开趴体,宴请诸侯,用太牢礼,即杀猪、牛、羊来款待诸侯,祀祖则用三份太牢。    诸侯平常开趴体,用特牛礼,即杀一头牛用以款待宾客,祀祖时则用一太牢。    郑庄公虽然偶尔有僭越,但是在祭祀用礼这样的大事上却是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    原因很简单,像乐舞之类的,逾越就逾越了,即便周天子知道了也最多生一顿闷气,其他诸侯对此也不以为意,说不定还会学着偷偷欣赏一下。    但是,祭祀就不一样了,若是逾规用天子的祭祀,这不是明摆着有代周自立的心吗,这样做不但天子不会答应,其他诸侯也不会答应。    说到底,此时的王室虽然弱,但是实力还是有的,也就仅次于当世的几个大国而已。    而且在几个大国之间还有一定的号召力。    所以,打擦边球可以,但是千万别触及底线。    像春秋末期,夫差敢接受鲁国的百牢之礼,在此时是不可能存在的。    谁敢,谁死,绝对没有任何例外!    郑忽持大钺,原繁持小钺以卫郑庄公左右,祭足、高渠弥等人亦持剑护卫。    入庙,泄驾奉以明水,公子吕牵牲,巫祝曰“郑之三世孙寤生,扬先君明德,信其道德,谋明辅和,奋庸建业,匡佐周室,协理万邦,黎庶以安,天子嘉之,赐以彤弓,其章显闻,是以告祖,以慰在天!”    郑庄公再拜稽首,曰“不肖孙寤生受天明命,视政,非有尹、周之德,惟以兢兢,得天不弃,嘉此彤弓,非褒朕躬,实以不忘祖宗夹辅之功也!”    紧接着,郑庄公又再拜稽首。    于是,宗庙里响起了之曲。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    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是郑忽在郑国罕见的听到一首拍周王室马屁的乐歌。    这首乐歌的中心思想就是周王室受上天保佑,王位永固,国祚万万年。    为什么会奏这一曲,其实郑忽也能理解,周王刚赐彤弓,就开始搞僭越,这不就明摆着不把周王室放眼里面吗,既然不放眼里了,那彤弓还有个屁用,既然彤弓没屁用了,这么点小事就摆个这么大的场面告祖,这不是典型的欺骗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