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怼蓝松,之谜  (第2/2页)
    李渊全城开启实名举报之初,效果并不好,很伤脑筋啊!    这样的效率几时才能动蓝松啊!    想了个办法,有奖举报。    凡是对太原官吏作出举报的,若是属实的,可取代那人职务!    此令一出,嘈杂声差点把太原炸了,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看看行情再说。    当卖肉的屠夫不卖肉了,干刀笔小吏了;当穷的想上吊的书生穿上绫罗绸缎,娶上媳妇了;当寡妇被人抢着纳进门了,没有人再犹豫了,快速行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李渊还是挺有脑子的,有奖只是针对官吏,并没有扩散到民间。    若是那样,整个太原便会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那是何等之血腥也。    亦不是所有被举报之人,就一定会下大狱的。    比方说现任太原县令万兴源,不管有人无人,时常哀叹杨广劳民伤财。    被举报了二十五次,也是被举报次数最多的一个。    可是每次下级官吏要求要动他之时,李渊均是以举报不实驳回。    后来太原人民学聪明了,不再去偷老顽固墙根,不再举报他,反正举报了没用。    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多跟监跟监其他官吏。    一年以来,太原百分之七十的官吏都被举报了。    但是下狱的多半是一些闲官,对太原而言有无均不影响行政体系正常运转的。    云羽想这些人之所以成为祭刀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则,李渊认为这些人不干什么实事,可有可无也!    二则,这些人就像现在的一些升迁无望的公务员,喜欢发情骚,辫子容易抓,一旦上面深究,亦是多半有铁据可查也。    兜兜转转,搞了一年多,屠刀才架在了目标的头上。    蓝松终于下狱了。    随即李渊关闭了举报通道,不准在望风言事。    有几个不看讣告的,去举了报,就没回去。    云羽望着这几十个愤怒的人,不由得起了同情之心,这些闪官没什么权利,自然也没什么油水。    若是没祖产,大多数靠着那点微薄俸禄过活。    除了名声好听一点,还不如商人呢!    又想到他们这一出事,他们一家老小该怎么办啊?    怪不得这些均是白发,想必均是一夜愁白了头啊!    偷偷瞪了瞪蓝松,有些暗恨。若不是他的愚忠,也不至于让李渊拔刀啊!    云羽想,作为一个官吏,忠的应该是天下百姓,而不是君主。    世人皆说文天祥是伟人,云羽却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流寇,大元已然控制这个天下,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    文天祥倒是在史书上留了名,而天下百姓却大出血了。    云羽感叹了一会儿,这才想起脚下的路还要走下去。    贪官还是得想法子揪出来。    云羽随即一喜,心觉,找贪官不难,有了蓝松这个清官,想找出贪官还难吗?    有了清的,还怕找不出白的?    但是想了想,又有点害怕蓝松会不会是屈原那样的人物    只会吟吟诗什么的,“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或者像只会喊喊口号而得名“孙大炮”的孙文一样。    “我们要革命,我们要民主,男女要平权。“    我操你娘,大婆子还在呢,就去找小个二三十岁的,这也叫平权吗。    每每想到孙文,云羽无一次不是暗恨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