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不顺也利  (第3/3页)
,下个月就得忙起来了。”王兴国语气不太好。    庄晓芸觉察到了,忙说:“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是,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空档期吗?”    “那得看销售那边的情况,他们卖得好,我们事儿就多。”王兴国只是应承。    “那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公司节约一部分人力成本吗?”庄晓芸试探性地问。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生产任务得有人做,更何况我们的人手在生产饱和期还不足。”王兴国有点不耐烦。    庄晓芸感觉到气氛在变化,于是说:“王总监,那我们换个话题吧。生产部目前的薪酬是怎样设计的呀?”    王兴国缓和了一下,回答说:“目前是固定薪资,同劳同得。级制上会有点差异,技术人员比生产工人稍微高一点。”    “也就是说,目前差异很小是吧。”庄晓芸问。    “也有两百到四百的差距。”王兴国说。    “那您觉得可不可以针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呢?”庄晓芸又问。    “你是说生产任务还是产品品质啊,我们只对成品负责。要考核也行,那就整体考核,一碗水端平,大家都很辛苦。”王兴国没好气地说。    庄晓芸感到了大问题,而且症结就在王兴国这里。计划经济的大锅饭思想已经在他的头脑里扎根了,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从改变王兴国的认识开始。可他明显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不能再让这种情绪恶化下去。    想到这,庄晓芸站了起来,向王兴国礼貌地点了点头,说:“王总监,谢谢您。今天先谈到这里,我先理顺一下思路再来找您。”说完,转身向外走。    她听到背后传来王兴国的嘀咕声。“搞什么,三言两语就能谈出什么问题来。”    庄晓芸意识到,王兴国的思想认识需要提升或改变,但这种引导必须由一个在他面前有足够影响力的人来完成。    她想来想去也只有王总了,可自己怎么向王总说明这个情况呢。    她有点拿不准,觉得还是应该先问问向波,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5    向波听完庄晓芸的陈述,基本上明白了大概。    他说:“凡事不总是畅行无阻的,一定不要气馁。要推行军事化管理,肯定是要打破些行为习惯的。目前谋划的变革遇到了思想认识上的拦路石是正常的。能迅速改变王总监认识的,只有王总,找他准行。”    庄晓芸说:“我也想到了这一层,可不知怎么向王总提。”    向波笑着说:“这个好办,带着方法提问题。你先想好自己的路子,李总那边不是提出了结果导向吗,生产这边肯定是不通用的,你可以来个过程导向啊。在生产流程中考核,不就对事不对人啦。还有王总监的平均主义肯定也行不通,这点必须指出来。再一个就是关于生产计薪计酬的问题,这个倒可以参照营销的做法,采取底薪加记量或记件的方式。这样一来,生产工人就会关注效率,技术人员也会抓好质量,不是一箭双雕吗?”    “你还真有点子,我就这么去跟王总说。”庄晓芸高兴地说。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王总找王总监交流的时候,你千万要回避,这样他们交流的效果会更好。”向波补充道。    “嗯,知道了。”庄晓芸直接去了王强的办公室。    王强听了庄晓芸的汇报,意识到这个情况非常重要。他太清楚自己这个表叔的性格了,认死理,要转变他的思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这个事情中,肯定要支持庄晓芸,她是有道理且有方法的。    王强说:“这样吧,我找他谈,你刚才说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吧。”    庄晓芸说:“是的,其实主要是解决平均主义的思想问题就好了,其他的应该好沟通。”    “这个工作我来做,但你别着急,我会尽快找个合适的时间。等我谈完了再通知你,你再去,好吧。”王强嘱咐道。    “好的。”庄晓芸退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