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3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2/4页)

反对,无论是圣上又或是娘娘处,都有了借力压下此议之可能,换而言之,太子纵使满心想要监国,也万难办到,真要是他敢如此行了去,不单得不到好处,反倒会引来圣忌,圣心一失,太子怕就将有难了,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心思来寻王爷之麻烦,至于万一要是太子真借群臣之势压服了今上与娘娘,真得了监国之位,欲巩固朝局的话,也须得王爷全力配合,拉拢兀自不及,又怎会当即便寻王爷的不是,至于将来么,那走着瞧也就是了,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万一太子那头瞧破了娘娘的捧杀之策,王爷的反对岂不正符合太子殿下之所需么,总而言之,无论太子殿下作何选择,王爷只管反对其监国便可!”

    陈无霜自是知晓李贞已是被李显打怕了的,见其顾虑过甚,心下难免叹息不已,但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慨然地分析了一番,以此来坚定李贞之信心。

    “父王,陈先生说得对,只消圣眷在我,无须顾虑如许多,而今我等已非初至京师之时,又何须惧太子那厮!”

    陈无霜说得虽是在理,可李贞却还是犹豫着不敢下定决心,那等温吞水之状一出,脾气焦躁的李冲却是看不下去了,这便从旁插了一句道。

    “王爷,明日便是议政之时,终归须早作决断才是。”

    裴守德之智算虽不及陈无霜,却也不是寻常之辈,对于陈无霜的分析自是深以为然,这一见李贞顾虑太多,也有些子坐不住了,紧赶着便出言提点道。

    “嗯,也罢,那就这么定了,通知下去,诸般人等都做好准备,倘若真闹到了朝议上,一体共进退!”

    诸人都已是纷纷进言了,可李贞却还是没有急着下个决断,而是脸色阴晴不定地将陈无霜的分析细细地过了好几番之后,这才慎而又慎地下了决心,只是眼神里的犹豫与顾忌之意依旧不曾稍减半分……

    第七百一十七章劝进风波(四)

    这世上跑得最快的不是马,也不是风,而是谣言,也不知是从何吹出的一股邪风,说是今上有意让太子监国,以取代武后之临朝,消息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已传遍了整个京师,一大早地满城百姓官员皆在议论着此事,流言越传版本便越多,只是无论哪一个版本的传言,其倾向性都极为的明显,除了后党死忠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太子主政,一时间,李显原本就高的声望陡然间再次拔高了老大的一截,以致于不少自认为大势不可挡的朝臣们都急不可耐地上了劝进之本章,政事堂那头收到的此类折子已是多达近百本,弄得一众原本打算议事的宰辅们都为之忙乱不堪,到了末了,不得不停下其余事宜,专一先议决此事。

    “诸公,这事情闹到这般田地,不赶紧议决怕是不成了,不知诸公可都有甚主张否?”

    身为首辅大臣,裴行俭自是当仁不让地主持这议事之大局,先是吩咐政事堂官吏暂停往议事厅里送折子,而后环视了一下各自落了座的诸般同僚,语气沉重地开了口。

    死寂,一派的死寂,面对着裴行俭期颐的目光,满厅宰辅们全都低头垂目不言,只因大家伙都知道此事关系实在太过重大了,一旦站错了队,那极有可能便要面临着覆巢之祸,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能不开口自是尽量不开口为好,以免徒然惹来祸端,于是乎,满厅堂里就这么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诸公,无论如何,这事都须得我政事堂先拿出个条陈来,若不然,陛下面前怕是说不过去的,今风波已大,若是不赶紧平抑下去,朝局恐乱矣,诸公何忍哉?”

    眼瞅着一众同僚们半晌都无一语,裴行俭不免有些子焦躁了起来,可又势不能朝众同僚发作,只能是微皱着眉头,耐心地劝说了一句道。

    “民心所向,有何可议的,据实上禀御前也就是了!”

    在诸多宰辅里,郝处俊虽表面上出于中立,可实际上他却是最支持李显的一个,自是乐于见到李显能主政朝堂,此际见诸人尽皆沉默,他便有些子忍不住了,毫不掩饰地第一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郝相之言颇是有理,太宗曾有言: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心乃大势也,不可违之!”

    戴志德同样是倾向于李显的宰辅,这一听郝处俊表了态,自是乐得助推上一把,紧赶着便接口附和了一句道。

    “郝相之言差矣,此非民心,而是有小人在其中作祟,天后娘娘受陛下重托,呕心沥血,方得天下太平,乃不世之大功也,岂能因小儿辈胡为而妄议之,荒谬,着实荒谬!”

    一见先后两位宰辅都表明了支持李显的态度,贾朝隐这个武后死党可就沉不住气了,紧赶着跳将出来,高声反对道。

    “何来的小人作祟,贾相可有证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