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节 (第3/4页)
洞的等高线开的比隧道要低,所以隧道里的积水,便如小瀑布一般,哗哗的从上到下流泻。 小瀑布在黑洞里积起了一个水洼,水洼周围长满了绿色的青苔,还飘着一些红红绿绿的油花,就像是一个暴雨初停的垃圾厂。水洼旁边修了几台抽水泵,显然日本人早就考虑到了排水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但因为长期废弃的缘故,抽水泵的管子已经烂成了几截,泵身也爬满了水草和深红色的锈迹,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嘿嘿,禁止入内,今天大爷我非要进去看看,这洞里藏了些什么东西!”九筒叉着腰说道。 “九筒,小心一点。”华伯涛提醒道:“据我所知,在日本的重工业场所里,三个骷髅的告示牌,是很不常见的。因为其代表着最高一级的警备状态,一个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华教授,你也太谨慎了。沿途我们看到的铁牌子还少吗?”九筒笑的有些不屑一顾:“肯定是小鬼子在这干了什么缺德事儿,害怕自己的阴谋被揭穿。故意挂些东西来吓唬人罢了。” 见九筒这么话,华伯涛也不好在多劝些什么了,只是把目光放在了黑洞里。 整个黑洞的内壁,都支满了手臂粗细的钢筋,钢筋密密麻麻的焊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蛋壳形的框架结构。华伯涛知道,这是整个洞窟的要害所在,其功能相当于古时候寺庙还有皇宫里的柱子和房梁,用来维持洞窟的稳定,防止山体塌陷。 因为钢筋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所以开始才会被九筒误认为是脚手架。 洞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洞窟中央的那个银白色的圆柱形物体,这个圆柱形物体大概有三个成年人环抱那么粗,体圆头尖,头部位置朝下,从最下端延伸出了一条粗长的螺旋形钻头,就像是大黄蜂尾巴上的毒针。 圆柱形物体被固定在了两边的金属框架上,一动不动,落满了灰尘。而原本银白色的油漆皮,也因为长久以来的湿气得不到清理的缘故,一片片的剥落,有的地方甚至鼓了起来,远远看去,仿若是得了牛皮癣的患者,坐在那里用满是鲜血的指甲抓着腿上的老皮。 “华教授,这个大家伙就是钻井?”杨开茫然的问道。 虽然对于这方面一窍不通,但他还记得华伯涛刚才的话,近代社会用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都是用眼前的东西开采而出的。 “是钻井。”华伯涛点头:“而且看样子,应该是几年前,日本和德国合资研究出的那种被称为‘地狱号’的钻井,我曾看过‘地狱号’的照片,因此有点印象。” “据说,这件事在当时还闹得沸沸扬扬,让美国和苏联一度猜测,法西斯是不是在进行着某种绝密的计划。”华伯涛说道。 “地狱号……这名字还真符合法西斯的风格。”杨开连连咋舌。 “其实之所以叫地狱号,还是有一定寓意的。杨开,其中的缘故,你想听吗?”华伯涛笑了笑,说道。 “洗耳恭听。”杨开做了个请的姿势。 “在此之前,世界几大国的钻井深度,差不多只能下降到地底两百米左右的位置。但是这种‘地狱号’的钻头,却宣称可以下降到地底三百五十米!”华伯涛说道。 “三百五十米?”杨开瞪大了眼睛:“这可提高足足一点五倍了。” “嗯,听我把话说完。”华伯涛打断了杨开的惊讶:“并且,德国的专家还表示,只要一直钻下去,它们的钻头可以钻到地狱里去,这也就是‘地狱号’名字的以来。不过由于研发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地狱号’计划最终难产,但没想到,时隔几年,日本人竟然将‘地狱号’的半成品弄到了黑龙江腹地,还正式开采起了可燃冰,当真令人不可思议。” 华伯涛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 “但是华教授,你不是说想要开采可燃冰,需要三种条件同时达到才可以进行吗?”杨开疑惑的问道:“光靠一个钻头,应该用处不大。” “这才是我现在,最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华伯涛激动地说道:“杨开,走,我们到洞窟里面去看看吧,我相信,只要看到开采过程,我就能获悉开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