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八九章 绍兴元年 (第2/2页)
前提是皇帝识人之明,有人得当。 官家英明神武,策略得当,用人有方,这些足以记入史书帝王本纪的功劳簿上。 平定荆湖是二人之功,而后一个在川陕,一个在荆襄,成功阻击金军,打造大宋边防战线,堪称是柱国大将。 按理说,赏罚分明,当论功行赏。 不过朝廷暂时并未提及此事,毕竟战事才过半,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非论功合适时机。 说句不好听的,前半程战事如火如荼,胜利在望,后面万一不小心吃了败仗,功过之说如何定论? 为了避免尴尬,暂且不提,待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在再做封赏最为恰当。 再者,赵构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似乎有些封赏太甚了。 徐还、岳飞二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国公之位,接下来有功劳该怎么加封? 比如徐还,关中之战倘若全胜,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是肯定的。如今正三品的云麾将军,多半得升任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至于实际职务,恐怕至少得失枢密副使,同时还得推恩妻子。 往后立下的功劳越多,封赏也就棘。 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赵构突然发现,徐还的功劳似乎有点大…… 功高震主! 这是所有皇帝的忌讳,哪怕是亲妹夫也不例外。 好在赵构只是心里暂时泛起这么一个念头,并未深入想,更不会有什么实质行动。 毕竟徐还刚刚立下大功,更重要的是关中局势需要徐还。 不过拿下了一个和尚原而已,金军兵锋依旧强大,换了旁人,不说收复失地了。恐怕维持现有局势都难。 秦陇防线关乎重大,哪敢大意? 故而对两位主将,并未封赏,不过麾下武将却有适当提升。 比如岳飞麾下的张宪、王贵,西军中坚守仙人关多日的吴璘,以及徐还从莫邪关招降的杨再兴。 尤其是这个名字,朝野都有耳闻,以一敌二,独立斩杀两名金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还有个好名字——再兴! 宰相吕颐浩笑称,此等猛将现世,意味着大宋将再次兴旺,乃中兴之兆。 中兴! 简单两个字,对赵构有些莫大的吸引力。 毕竟他这个皇位来路有点特殊,往后要立足,要青史留名,着实需要点功绩。 史书上,能被人铭记的帝王,要么是刘邦那样的开国之君,要么是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 显然,赵构希望成为后者。 有了中兴之兆,便有文臣提出顺应天意,更改年号。 赵构原本的年号是“建炎”,建有建造、成立之意,炎则代指南方。 取这个年号,大概是因为赵构当时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重建大宋社稷之故。 而今局势有变,有中兴之兆,故而有臣子提出改元建议。 绍兴! 这是礼部给出的新年号建议。 绍乃继承之意,兴为兴旺。 继承大宋江山,并使之兴旺。 何其美好的寓意啊! 赵构一听,欣然应允,决定元日正式更年号为——绍兴元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