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六章 国事为重 (第1/2页)
挞懒走了! 完颜希尹目送他离开,嘴角浮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现在可以回去向元帅交差了,自己多少也能心安一些。 兀术回朝之后,除了与挞懒不对付之外,对元帅府,尤其是自己,也没什么好脸色。 完颜希尹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也清楚那个致命的纰漏。 那封密信,被徐还劫走了。 而今看来,应该是落到兀术手里了。 这等挑拨离间的机会,宋人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相当高明,连挞懒都与兀术不合,却不知都统是怎么得罪了四太子?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弥补,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 皇族宗亲,国之权贵,无论彼此之间如何算计,这些事情注定只能心照不宣,不能摆上台面。 且不说没有证据,即便有…也不能完全撕开脸皮,除非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者掌控了绝对权力。 完颜斜也死了,金国皇储空悬。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却也是个好机会。 吴乞买的儿子继位,并非各方乐见的局面,兀术在军中和女真人中呼声颇高,但万万不能让他登基。 粘罕和挞懒不答应,完颜希尹也不希望。 一旦兀术登基,恐怕就会向自己提起屠刀,四太子那般高傲的人,不会轻易放过算计过他的人。 不能让他成为储君,但既然要和解,就需要拿出点诚意,让四太子尝到些许甜头。 让皇位回到太祖一系,这是他们乐见其成的局面。 想必兀术心里也清楚,他自己没有机会问鼎皇位,这个结果,四太子应该能够接受。 当然了,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立即与皇帝吴乞买对立,并非明智之事。 储位,从来就应该徐徐图之。 在储君问题上达成一致,其他问题将会缓解,甚至是被掩盖,南征之事也能顺理成章“同心协力”。 不管内斗多激烈,一致对外是大金的国策,关乎整个国家,女真族的存亡兴衰。 看过汉家典籍,华夏历史的完颜希尹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故而很乐意促成南征之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国事为重。 哪怕不能趁机灭宋,多占领一州一城,撕下一块肥肉都是好的。 还有那个徐还,能够能早日将其消灭,最好不过。 从当初单枪匹马的逃犯,到偷袭幽州的勇士,再到击败兀术的统帅,徐还成长的太快,也太可怕。 汉人历史上有过太多力挽狂澜的人物,卫鞅强秦、冉闵杀胡、郭子仪兴唐… 一个人强大一个国家,兴盛一个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今宋国出了徐还,大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趋势。 这让完颜希尹有些不安,可惜未能将其剿杀在萌芽状态,以至酿成今日之患。 往后的每一个机会都不能再错过,必须善加利用… …… 阿嚏! 身在岳州的徐还猛然打个喷嚏,心中不禁暗道:谁这么念叨我?看来记恨我的不少啊! 哼哼! 临安的反馈已经回来了,当看到裴元衍的信函里绘声绘色,描述群臣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