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四三章 名分、子嗣 (第2/2页)
接过孩子。 也许是以前逗弄赵旉的缘故,赵构颇有抱孩子的经验,看着怀中的小人儿,满面含笑。 平安郎似乎生来活泼,见谁都笑,甚至伸出小手去抓赵构的胡须。 “皇兄,幼儿无知,失礼了。” “无妨,旉儿小时候也经常抓朕的胡须,甚至是耳朵。”赵构说着说着,眼眶不由一红,有些酸楚。 柔福帝姬心中明白,肯定是想起了夭折的赵旉。 已经很久了,皇兄还是这般,想来唯有再诞育一个皇子,才能真正释然吧! 可是…这也近乎一年时间了,宫中嫔妃众多,却鲜有喜讯… 这…… 赵构心知肚明,平常或许还能克制,但怀抱幼儿之时,心里自然也就越发难受起来。 皇子! 必须生个皇子! 当此之时,赵构的生育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治疗也就迫在眉睫。 吴贵妃就在一边站着,名义上是皇宫里最受宠的嫔妃,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已经一年多了,皇帝从未宠幸过她。 起初吴贵妃以为赵构是专宠旁的妃子,比如潘妃,可是渐渐地她发现所有的妃子都有幽怨之情。 相比之下,她奉诏来福宁殿的次数还算多,但多部分时候只是陪皇帝下棋,饮茶,聊聊天。 夫妻敦伦之事,从未有过。 心思聪慧的吴贵妃隐约明白了什么,难受并遗憾是必然的,但嫔妃与寻常女子不同,入宫之时,多少都有薄幸孤老的觉悟和思想准备。 自己好歹受了几年恩宠,算不错了。即便以后守活寡,好歹也身居高位,锦衣玉食,生活优渥。 所以她不着急,但是今天看到平安郎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子嗣! 皇帝无子,将来这皇位谁来继承? 这不仅关系到社稷传承,江山永固的问题,也涉及到她在后庭的地位和将来的生活。 没有皇后,自己便是实际上的后庭之主,是该早作打算才是。 (高宗原配邢氏实际已死,但赵构不知,直到韦太后南归才得悉,才将吴贵妃册立为后) 昔年仁宗无子,曹皇后便抱了濮王家的十三子抚养,便是后来的英宗,倒是有先例可寻。 可是靖康一役,大宋宗室尽数北狩,赵构根本没有兄弟子侄,这可如何是好? 眼下仅有的几个宗室,都太祖子孙,总不能以太祖子孙入继大统吧? 吴贵妃心中猛然一震,不敢再想下去…… 那边赵构恢复心情,对柔福帝姬道:“太后已经派人知会朕的,既然她老人家应允,你也同意,朕也没什么好说的。 黄氏献策有功,册为江夏县夫人,赐予长安郡公徐还为侧室。” “谢皇兄!” “子归为国征战,替朕分忧,优容些许是应该的。” 赵构沉吟道:“不过此举,若非皇妹你同意,朕决计不会答应,不会委屈你的。” “臣妹不委屈,只是盼着徐郎征战在外,有人能照料起居,让他更好地为皇兄分忧。” “你不介意就好。” 赵构笑道:“不过往后子归若是敢委屈你,尽管告诉朕,朕为你做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