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三章 志不在楚州 (第1/2页)
承州! 宋金两军首先在这里遭遇。 岳飞所部过了高邮湖,在这里遭遇了兀术的阻截。 因为建康牛头山之战拔离速的惨败,兀术丝毫不敢小觑岳飞,可谓是陈以重兵,慎重应对。 岳飞也没有令他失望,展现出了宋军首屈一指大将的战力,与金军难分伯仲,形成胶着态势。 没能靠近楚州,但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吸引了兀术的主力。 借此机会,李彦先与郦琼快速向北推进,宋军彻底在江北站稳脚跟,向楚州方向靠近。 如此一来,本来就兵力有限的兀术难免捉襟见肘,再无多余的兵力围攻城池,楚州南侧的压力稍稍缓解。 甚至在岳飞等人的逼迫下,兀术不得不向挞懒求援,希望调遣兵力共同对付三路进击的宋军。 挞懒也许内心深处是不大乐意的,但这样的局势下,他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不过,正当挞懒的援军准备南下时,意外发生了。 消失许久的徐还出现了,出现在泗州附近! 宿州、灵璧、泗州几座城池,在金军完全没注意的情况下,被徐还的主力拿下,然后快速向山阳挺近。 消息传来,挞懒大惊失色。 他终于明白,徐还消失的真正意图。 这几座城池都处在淮水和运河上游,宋军现在不仅仅是从南向北仰攻。同时还占据了淮水上游,居高临下,两面夹击。 更为严峻的是,徐还此举还有截断金军北归之路的意味,宋军所谋者甚大。 如果是以前,金军完全不当回事。 但有了兀术在江南的先例,谁也不敢掉与轻心,如果徐还占领了山阳,扼住了金军往西北方向的退路。 金军的粮草补给,除了在淮南当地以战养战外,粮草、军械,甚至使援兵都需要运河水路补给,而今这条“生命线”正在被宋军掐断。 倘若淮南之战失力,金军也不能由此撤往应天府、东京,东北方向的徐州将是他们唯一的退路。 对于十万大军而言,这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尤其是如果徐还攻陷山阳,扼守淮水之后,情况会更加危险。毕竟水战是宋军的强项,而楚州紧邻淮水与运河…… 挞懒与兀术也都明白过来,徐还和他们一样——志不在楚州。 他们在算计徐还的援军,徐还也在算计十万金军,一样都所谋甚大。 区别在于,谁能抢占先机,谁能更胜一筹。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徐还略占上风。 至少徐还从一开始就看透了他们的用意,并将计就计予以应对,而挞懒和兀术却后知后觉,连徐还的行踪都没搞清楚。 如此失了先机,难免就有些许被动了。 借楚州这颗鱼饵绞杀宋国援军已经没有可能,挞懒难免有些许失望,却并不惊慌。 毕竟局势还没有糟糕到那个地步,他立即调动兵马前往山阳方向,阻截徐还的主力,确保后路安全。 与此同时,余下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楚州城下。 攻陷楚州,成为他唯一,也是最后的诉求,若拿不下这座城池,金军的淮南之战也将以失败告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