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节 (第4/4页)
。如今路人都知道,你苏大人大肆污蔑宜春官员,捏造事实,混淆视听,更是蒙蔽监察使凌大人,大批拘拿宜春官员,导致宜春郡人心惶惶,官位无人,救灾不利……你这般放肆妄为,究竟有何目的?指挥使大人率领我等忠于皇帝陛下,维护宜春郡的安危,苏大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将这里弄得乌烟瘴气,官员寒心,百姓愁苦……指挥使大人与我等实在看不下去,若是再任由苏大人这样无法无天下去,我城守军也实在无法向圣上交代……!” 他侃侃而言,阴阳顿挫,声音时高时低,竟是显得很为悲愤。 苏克庸冷笑着,他虽然性情耿直,做事不喜欢拐弯抹角,但是贺勉这一套说辞,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必定是在事先排练好的,否则也不会说得如此流利干脆。 只是那股大义凛然的姿态,倒是难为贺勉表演的出来。 肖木站在一旁,心中却愈发感觉到不妙。 城守军忽然出现,让本来已经逐步明朗化的争斗似乎达到了一个很激烈的高峰,而且他可以感觉的出来,这一次城守军突然围住夕春县衙,目标那是相当清晰的,今日的事情,必然不会善了。 他更是想到,贺家之前一直没有利用城守军这把武器,最大的顾忌,自然就是韩漠的御林军,有韩漠的御林军,就像长着满嘴利齿的猛虎,凶狠无比,但是缺少了韩漠,这头老虎就等于少了牙齿,更是被囚禁铁笼子里,没了太大的威势,也没了驰骋纵横的自由。 韩漠是如今宜春郡御林军最高指挥官,御林军奉行的都是他的命令,但是一旦这位最高指挥官没了音讯,御林军便不可能轻举妄动。 毕竟韩漠下过严令,御林军当前最主要的职责,是守护两处粮仓,没有他的军令,即使发生再大的事情,御林军也不可能被轻易调动。 真要调动御林军,粮仓防卫减弱,一旦有居心叵测之辈趁机对粮仓下手,一旦有失,后果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米仓有失,民心不稳,引起动乱,到时候罪责必定是要推倒御林军的身上。 贺族一直没有动弹城守军,那是忌讳于韩漠和御林军,但是今日城守军既然出手,那么是不是就说明,贺族对于韩漠和御林军,没有了畏惧之感,又或者说,贺族心中明白,此番城守军的行动,韩漠和御林军不会插手? 贺族凭什么有这样的把握? 更为关键的是,韩漠如今在哪里?御林军的最高指挥官如今身在何处? …… “要问罪,也轮不到你这种不入流的校尉!”苏克庸淡然道:“叫诸葛民来见本官,本官要与他说话!” 贺勉摇摇头,“苏大人,指挥使大人说过,当初他在京为官之时,与你也是有几分交情,本以为你是个不错的官员,但是经过这次事情,他才看清你是一个心机狡诈之辈……指挥使大人说了,到了如今这种局面,大家还是不要见面的好,以免想见尴尬,大家留一丝颜面才好!” “他果真这样说?”苏克庸冷笑道:“贺勉,该不是你打着诸葛民的旗号,擅自行动,假公济私吧?你要知道,没有兵符,擅自调动城守军,那可是死罪!” 贺勉闻言,眼皮子跳动了几下。 作为地方军队将领,他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燕国的军队,分为三大军事体系。 第一军师体系,自然就是边军,也就是守卫边疆卫戍国土的边陲将士,那自然是以军神萧怀玉为大将军的西北大营,又称西北军。 第二军事体系,则是京军。 京军的主体,毫无疑问,便是京都五大御林军,五大营御林军,那是燕国最精锐的军队,数量不是最多,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强的。 最后便是地方军。 地方军除了所谓的世家军,另一个组成的主体便是各郡的城守军。 城守军不同于世家军,世家军的指挥权,实际上是在世家的手中,而城守军的指挥权,说到底,还是归属于朝廷,归属于内阁。 内阁是最为复杂的地方,里面充满着燕国最尖端的权力争夺,所以城守军的调动,通常而言,那也是谨慎无比,没有内阁多数成员的应允,轻易难以调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