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狐狸3 (第2/3页)
,后腿还有些疼,却没有原来的扭扯感。 她高兴得嗷呜了两声,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立刻警觉地往窗台窜去。 “……在我房里,她似乎受了伤,不知她的父母……” 净空推开门,余下的话突然卡在喉咙里,方丈依言看进去,却只看到净空榻上堆着被褥,哪里有小女孩儿的影子? 那天之后,净空没有再见过那个小丫头。净远听说净空被西禅房的香客打了,吓得两股战战,担心净空惹上麻烦,然而那些人却没有再出现过。 后来有消息传说,西禅房为首的那个男人是当朝皇帝的叔叔,皇亲贵胄,权势滔天;还有人说他是因惹了皇帝不快才躲到庙里,借清修的借口避祸;还有流言说,他喜好幼童。 净空听罢,双手合十,道一声“阿弥陀佛”,盘膝于菩提树下,面容平静如水,仿佛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事能波动他的心绪。 时光流逝,秋去冬来,鸿恩寺依旧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净空日复一日诵经修行,不曾受任何凡俗影响,他秉性良善,对一树一苗都十分怜惜。连主持都忍不住感慨,说净空是他见过悟性最高的孩子。 这样的小的年纪就能做到如此静心克欲,假以时日,定能参悟佛法的真谛。 另一名监寺却看出净空为人过于刚直不阿,所谓过刚易折,未来恐怕会在一些事上吃苦头,于是更少令他做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事,大都是些体力活,净空也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地完成本分工作。 腊月二十,不周山大雪,行人寥寥,鸿恩寺闭香三日,净空在院中扫雪,突然见眼前窜过一团洁白毛绒之物,动作飞快地爬到墙上。原来是只白狐狸! 净空觉得眼熟,不免多看几眼。 只见那白狐仰着下巴,尾巴竖起来,颇有些神气地在墙上走了几圈,又伏下脑袋在墙角拱雪,不一会儿就听到几声叽叽尖叫,狐狸后退几步,嘴里叼着一只灰扑扑的老鼠,正撕扯得欢快。 净空勾起嘴角笑了,想起上次见它还瘦小一只,如今已养得皮毛油亮,肚腹滚滚,虽说佛曰不可杀生,但动物有动物的习性,所以净空并不对它说教,只是它转眼又瞄上邻舍挂在梁上的腊肉,两只琥珀色的眼睛滴溜溜转着,馋得口涎直流,两只爪子焦躁地挠了挠地,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净空见状,停下动作,斟酌着对那狐狸道: “那家人清寒,腊肉虽多,却也不肯吃,只为了年后孩子上私塾,给夫子的束脩罢了,你若实在饥饿,我这里有几块糕点。”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包油纸,那狐狸却不通人性,连眼神也没分他一眼,净空也不恼,自顾自解开麻绳,将那一包糕点拆开,全都放到临近墙壁的地方。 白狐察觉到他的靠近,立刻机警地回过头,却也不多怕他,看清他的脸之后,还愣了一下,鼻尖耸动,很快耳朵立了起来。 恩公! “吱吱!” 净空亦不通狐言,只对它笑笑,转头继续扫地去了。 小狐狸看看他,再看看地上白花花的糕点,眼珠儿转了转,扭头跑了。 那之后净空偶尔会看到那狐狸在隔壁墙沿徘徊,盯着腊肉流口水,而每每见那狐狸的第二日清晨,他都能在窗台上看到几块扎了小眼儿的糕点。 如此几回,净空明白了什么,对那狐狸道: “小僧谢过狐仙好意,只是小僧并不饿,这些糕点……以后不必再送来了。” 小狐狸卧在一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