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郑君臣尽欢颜  (第1/2页)
    “捷报,捷报!世子已定苏子国,平二戎而灭廧咎如之狄,大军不日将启程回国!”    新郑北门,一辆战车冲入城中,御戎小心的驾御着马匹,车上的士卒将这份战胜的喜悦传于城中的每一个人。    欢呼声,经久不绝的欢呼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来自战争的胜利历来都是提升国民尊严感和荣誉感的不二之选。    当然了,战争的胜利也意味着很多国人的父子兄弟有可能活着回来。    这确实是喜事一件。    要知道,郑忽带走的可都是青壮,春耕快要开始了,青壮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是郑忽打了败仗,死的不单是青壮,青壮背后的家庭也极有可能陷入困境,分崩离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早期农耕文明的每一次战争都是一场豪赌。    幸运的是,郑忽或者说郑国一直都是赌桌上的赢家。    新郑宫殿。    郑庄公高居殿堂之上,群臣于下首分列而坐。    郑庄公最近真是国事繁忙,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不但要操心大军的后勤,时常与齐侯保持联络,郑忽的婚事,还要督促春耕前祭祀社稷的准备工作。    同时还是关注各国的动向,甚至郑忽三个被流放兄弟在做什么,他都要时不时的过问一下。    虽说很多事情,他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够了,具体的细节由下面人负责执行。    但君不密则失国,很多事情看起来小,背后的牵扯甚大,这不由得不谨慎应对。    “君上,世子遣使者报捷,使者已在殿外等候,请求觐见!”    就在郑庄公和群臣商议事情的间隙,殿外的卫士向郑庄公汇报道。    “可!”    “唯!”    卫士领命而退,不多时,传信的士卒已立于大殿之上。    “禀君上,世子十余日定苏子国,十余日灭廧咎如部而据台谷,平二戎而有其地!”    说完将郑忽亲笔所书的捷报奉上。    “呈上来!”    “唯!”寺人躬身领命,将捷报交到郑庄公手中。    郑庄公抽掉竹简袋,打开泥封,翻看竹简。    只见竹简上赫然写到。    不孝子忽顿首。    儿奉父君征伐之命,与祭大夫、祝大夫及暇大夫领车四百,出新郑而北击戎狄。    ……    此役生得廧咎如及骊戎之君,捕斩自戎君以下以千计,俘获无算,得牛羊十万,马匹万五千余。    不孝子忽再拜顿首!    郑庄公带着喜悦之情看完捷报,喜意更甚,忍不住的道了一声善!    于是,殿内的群臣纷纷向前恭贺。    郑庄公命人将捷报传阅。    这个胜利确实不小。    郑庄公已经从捷报中得知了这次北伐的具体情况。    郑忽在捷报中讲的很清楚。    不仅如此,郑忽还在捷报中提到,他已经令人着手开采台谷以北的恶金,等他回国后,会先带一批回来。    殿中的群臣看完郑忽所书的捷报之后,再次向郑庄公拜贺。    高渠弥道“云‘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