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_四三九 不臣之心沐国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三九 不臣之心沐国公 (第3/4页)

天臣刚看过武毅伯送来兵部的公文,已经将松huā江大部平定,并且武毅军也已经扩展到了十卫之规模,实力已然是颇为的不俗,虽然人数比之其他三位将军还要小一些,但是武毅军善战之名,天下皆知。依臣之见,不若这样,令武毅伯自行制定战术,调集兵力,攻打女真,若是能打赢,从女真身上割点儿肉下来,自然是极好的。若是不能,那朝廷实力也没什么损失。”

    杨慎这话说完,群臣们的目光就有些暧昧起来。

    首辅大人这话说得,似乎一心一意为朝廷考虑,但是细细品品的话,却不难发现另外一丝目的——若是武毅伯打得好。那自然是大功一件,但是若是有些失利。那也是势单力孤,无能为力,万事须怪不得他头上。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笔只会赢不会输,而且一旦赢了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首辅大人怎么这么看重武毅伯?

    群臣瞅瞅杨慎,再看看一边低眉垂眼的戴章浦,心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这就是有个好老丈人的好处了,群臣猛地有些醒悟,内有兵部左侍郎,外有武毅伯。松huā江将军。这个组合的势力,已经是相当庞大可观了。

    正德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不过他心中实在是没对连子宁能够有什么作为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去岁喜申卫保卫战之所以那般辉煌。一是女真轻敌,二是占据了守城的便宜,如果是武毅伯主动求战的话,只怕成效不大。

    “林雄奇,传旨,令武毅伯进攻女真,不限时日,不求成果,相机行事。”正德吩咐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告诉他,小心些,莫要浪费了难得打下的大好基业。”

    林雄奇应了一声,自去下去拟旨。

    众人都能听出来,正德确实是对连子宁很器重的,要不然也不会特意叮嘱那一句。

    既然已经确定了只是两线作战。那自然就要商议接下来的具体事宜。

    正德看向桂萼,道:“桂爱卿,你说说吧!”

    桂萼沉吟片刻,道:“陛下,以臣愚见,南下作战,最好是以南兵为主,调集京军,不要太多。沐国公久在云南,数次与安南作战,对安南熟悉无比,而且其麾下士卒,亦是善于行走山路,攀爬崖壁,因此臣以为,可以以沐国公为主力,令其发十万兵,然后调集贵州、广东、广西、湖广四大布政使司卫所军兵,以沐国公为统帅,征伐安南。”

    “沐国公?”正德帝眉头拧了起来。

    他是不怎么想让木欣荣继续做南征大军的统帅的——说起来,终明一朝,云南沐国公和大明的关系都很有些奇妙。

    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了内地省份后,于洪武十四年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明军三十万征云南,经白石江一战,消灭了元军在云南的主力军。明军进入昆明后“秋毫无犯,收梁王金印,并符信图籍,安抚其民”梁王逃至晋宁后自杀,元行省右丞相李观投降。明军占领昆明后,随即进兵滇西、滇南,相继大胜。洪武十五年,朝廷正式设立云南都指挥司和云南布政使司,公布法令,安定全省秩序,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在全省相继建立。

    明军平滇后,其它将领回潮,沐英留镇云南。洪武十五年三月,朱元璋命傅友德等,以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

    洪武十六年召征南师还,留沐英镇守云南,继续用兵边境……,三将军入滇,率军三十万……傅、蓝既归,将率皆属于沐……”

    从沐英开始,沐氏便世代镇守云南。

    沐英被封为黔宁王,而他的子嗣,则是世代被封为黔国公,只不过因为姓氏的缘故,所以世代被称为沐国公,就连朝廷也是一般的称呼。

    如果要说大明朝从开国一直到灭亡,始终荣宠不衰,强盛无比的豪门的话,那就只有魏国公和黔国公两家。魏国公乃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终明一朝,都是大明最顶级的豪门,整个南京兵部,都是魏国公府的势力范围,而南京周边,乃是整个南方的军队,其实都是魏国公在帮着朝廷掌控,虽说只有领兵练兵的权力,不能调兵,但是这等权势,也是极为的骇人。甚至就连魏国公府上一个门子,都挂着正三品卫指挥使的衔儿。

    这也是为何正德对他们如此忌惮,要将其从南京调到北京来的缘故。

    而另一个比魏国公更加煊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