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2/2页)
边上。    “恕老友眼拙,不知道这位怎么称呼?”    张兴培站起来,一拱手:“晚辈蔡李佛张兴培。”    “斧头秀才张兴培,也算江湖上一号人物,没想到投了官身。”    “国家有事,兴培帮我很多。”    “有事,有什么事啊?”    “英夷犯境。”    “自古以来,外夷犯境屡出不穷。远有匈奴蒙古,近有倭寇缅甸,就是京师里的皇清,也曾经是……”    边上有人提醒:“克公,别。”    “不怕不怕,”克公挥了挥手,“蔡李佛是少林门下,少林当初也是反清的,楚先生的千余军队,一直走的是水路,我可听说,中间少不得天地会的人物串联沟通。楚先生是官身,他都不怕,你们怕什么?”说完,克公眯起眼,看着楚剑功。    “克公说的对。”楚剑功低眉顺眼。    “所以说,外夷犯境,古已有之,几百人的叫土蛮,数千人是倭寇,几万人是满清,控弦十万是匈奴,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这次的外夷,不太一样,这英夷起自万里之外的英伦三岛……”从克伦威尔说起,楚剑功把英吉利的历史大致介绍了一番,顺便讲了讲美利坚和法兰西,讲得口干舌燥。    克公听了半晌,眯着眼喝茶。    楚剑功也不急,慢慢等着。    “这么说,天下要变。”    “是,不管英夷能不能获胜,这天下必有大变。”    “那楚先生找我们青帮做什么,我们一向是跟着朝廷的,你该去找红帮啊。”    “青帮?红帮?”    “漕帮使水拜青龙,便又称青帮,天地会,自称洪门,拜红英,故称红帮。”    “克公说哪里话,我又不是要造反,再说,现在天地会也算是归顺朝廷了。我只是要行船。”    “行船?不知要行多久的船。”    “一日上船,便是江湖中人。”张兴培插嘴说,“从此下不得。”    克公没理他,继续盯着楚剑功。    “天下自有大势,由不得人,如果克公信我,我便说,至少行得百年船,如果克公不信我,信大清,也许行得千年船,也可能家破人亡。”    “这么说话,不怕我们告官。”    楚剑功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笑。    边上突然有一个年轻人说:“克公,您老平日也说,英雄当会时势,眼下时势到了,您老怎么犹豫了,试探来试探去的,何必。”    克公看了这个青年一眼,叹了口气,“唉,我老了,不想动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我看看戏,听听曲,喝喝茶,足矣!”    那个年轻人又想说什么,克公道:“你们要去,便去吧。”    那青年目光如火,向着周围一扫,“愿意和我同去的,今天下午,在会馆取齐。”    说完,又向楚剑功和张兴培一拱手:“楚先生,张大侠,我莫青岩有些问题,想向二位讨教一番。”    克公说道:“小子,边上去,不要碍着我的兴致。来呀,给几位贵客在那边设一套席位,重新上一壶好茶。”    楚剑功道:“说起茶叶,知道克公爱茶,特带了些武当的云雾,克公不要见笑。”    “武当?武当也出茶么?”    “真武观的道长们烧的。”    “仙家的茶叶,那我怎么受得起。”    “您是青帮太湖掌桨,当然受得起,兴培,把茶叶交给克公。”    “小兄弟,你叫莫青岩?来,我们边上谈。”    坐到了一边,莫青岩问:“谈什么,谈工钱?”    “谈志向,七尺男儿,建功立业,生在船篙间,太平时节也就罢了,只是现在,风云际会,埋没江湖,岂不可惜。”    “楚先生,您不用和我摆酸文,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说,天下将变,是不是真的。”    到底是年轻人,沉不住性子,哪有这么问人话的。不过,楚剑功喜欢的却是这少年脾气,边说道:“我说是,你信么?”    “我信,我自认英雄种,不会在这太湖之上撑一辈子船,你楚先生给我一线机会,我就跟着你干。”    “你们愿意出头的,有多少人?”    “别的我不知道,湖州这一片,年轻一辈,我说了算,都想,一百来号人吧。”    “好。不过,现在先不入军,先帮我走船如何。”    “既然跟了楚先生你,就听你吩咐,只要你讲信义,不是拿话蒙我们,我们就没什么挑的。”    “讲信义以什么为准。要不要立字据?”    “信义公道,自在人心,就算立了字据,我们生抠字眼哪比得上你们文人。字据就免了,无愧于心,够了。”    “好。我们击掌为誓。”    两人击了三掌。莫青岩道:“湖州男儿,立誓不悔!”    呼唤红票、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