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 现实就这个样  (第2/2页)
我可以给你们多修路,但是多修意味着质量等级下降,为了保证使用年限,你们必须自己出资在上面撒一层石屑。    石屑不值钱,去石料厂拉,也就是个运费的事,村里路全部撒上石屑,也不过是几千块钱的事儿。    花几千块钱,让全村的路焕然一新,没有人会拒绝。    当然,你要是拒绝,不配合,也好办,我就按乡里和指挥部定好的工程量干,多一点我都不给你修。    以庆阳目前在地方上编织的关系网,完全有底气对村里说不!    杜局长亲临现场参加迁占测量工作。    余庆阳和监理刘工虽然没有参加丈量工作,可是他们也不敢跑到一边去喝茶。    只能站在一旁,看着挖掘机整平老路基,工人担水消解生石灰。    余庆阳和监理刘工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果然时间不长,杜局长带着摄像、摄影记者来到修路现场。    给村里修路,是一件很光彩的政绩工程。    杜局长自然要好好宣传宣传!    杜局长一来,监理刘工就赶忙迎上去。    余庆阳也只好跟着过去。    “嗯,进度不慢吗?看着工人用扁担挑水,真有几分五六十年代国家大兴水利时的壮观场面。”    “是啊!听我家老人讲,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工程机械!全都靠人工挖土,条件好点的能用地排车,独轮车,条件不好的地方只能用扁担挑,或者用背篓背!”监理刘工笑着接话道。    “杜局长,你们是水利局,是来修水库的,现在却给老百姓修起来路,您能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吗?”    “很简单,我们兴修水利,是为了造福一方。    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当地老百姓的道路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我们自然不能工程干完了,一走了之!    那样就不是造福老百姓了,而是祸害老百姓。    我们共产党员怎么能做这种让老百姓骂娘事情!    所以,湖西县水利局和施工单位共同出资,为老百姓修建了这条道路。”    “你好,请问你是施工单位的吗?”记者又把话筒对准了余庆阳。    “是的!”    “你能介绍一下这条路的情况吗?什么时候能够完工?”    “情况,刚才杜局长已经说的清楚了,这条路是在杜局长的关怀下修建的!    这个村子的道路再有一个星期就能完工!”    余庆阳回答完问题,摄像师又拍摄了一些现场施工的场景,就收工。    其实,上面的记者采访是从电视里看到的场面。    实际上,不管杜局长还是余庆阳,都说了好几遍。    外景主持人纠正了两个人好几遍,包括语速,吐字是否清晰,还有就是说话的时间长短。    一连录了四五次,摄像师才喊ok。    这让余庆阳有种拍电影,导演喊咔的错觉。    这种采访,余庆阳上一世经历过很多次连省台都上过,自然不怵。    也理解他们,今天拍摄的镜头最后是要上牡丹市新闻的,自然要追求一个最佳的拍摄效果。    更何况,人家杜局长都面带微笑的一遍遍配合,他还能说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