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第1/2页)
    “那可是委屈皇长姐了。”李烨梁客气道。    “我也顺道去看看昹州的实情,免得有人想要遮我们的眼。”端雅又道。    “如此甚好!”李烨梁松了一口气,他确实有些应不来。    “只怕,还要请皇上给我个旨才行。”    “好,您说。”    “当然是有关人、银、粮的调令。”端雅笑道,“若是我到了,再报往京城,您再下调令,我再来调,岂不是耽误时间?”    “这......”    “不过也是未雨绸缪,用不到是最好,说明之前您的处置已经有效了。”    “皇长姐说得有理。”李烨梁点了头。    端雅先行回了府。    李烨梁不敢一个人下主意,叫了左右相和几个大臣前来商议,大家都觉得长公主能顺道去看看是最好的。    没有一个人会说,长公主一介皇族女眷,怎能出京。    没有一个人会说,长公主怎么能担此大任。    因为大家都知道,当皇帝还在封地时,家里的一切,无论是田产还是封地守军,都是长公主亲自打理的。    她既持绣花针也持长弓,既坐雅榻也骑战马,绝不是一般的皇族女眷。    正因为,她是个女子,才让他们放心。    终归是要改姓的。    特别是,她已年芳二十八,而不是二八。    久光王一求便应了,着急了吧。    大臣们退下,左右相留了下来。    “此次,正是好时机呢!皇上。”左相道。    久光王之死,昹泰之灾,私调军队银粮意图谋反,可以杀了。    这比将她嫁到久光去还要放心得多呢!    看着李烨梁举棋不定的模样,右相又道:“她当时不愿剪掉莫北渊这一翼,即是有异心了,您不可以心慈手软啊!”    “我知道,可她毕竟是我的长姐。”    “她狠起来,便也不会记得您是她的亲弟了,为了李氏江山,您一定要心定啊!”左相跪了下去。    李烨梁低头不语,两人也就一直跪在堂下。    终于,李烨梁终于道:“就这么办吧!”    三人商定圣旨的写法,很快送到了长公主府。    而端雅早就已经准备好行装,只等旨来。    瑜君问领哪多少人去,端雅笑笑说:“五十玉翎卫。”    瑜君心虽慌,但是仍应了下去。    她挑了玉翎卫中五十个高手,随行的二十名女婢都换成了武婢,其余人一概没有带。    出发时,李烨梁一看,才领了这么点人,忙道不行。    “且不说危险,就这些人在路上都不能顾好您啊!”    “我知道皇上疼我,但现在正是困难时期,我若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