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  (第2/2页)
,吓了一跳。    离开皇庄时,孔融拍着张祯的肩,笑道,“世间多豪杰,多英才,真正在意民生疾苦的,唯子一人!”    张祯正色道,“先生若不在意民生疾苦,那年又怎会送野稻?”    孔融由衷叹道,“我比不得你!”    他送野稻,只是恰巧找到,顺便送来。    她率人培育北海三号,却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    张祯:“众人拾柴火焰高!”    孔融凝视着她,“所以重建太学?”    张祯:“是!”    孔融连赞三声大善。    是年八月一日,大汉太学正式重开。    恢弘的编钟鼓乐声中,三百八十二名男生、一百零九名女生,身着朝廷统一制式的青、白两色太学服饰,从清明门鱼贯而入。    每个人心里都很激动。    尤其是女生,目光相触时,都是抿唇微笑,神采飞扬。    张祯觉得她们很美。    所有博士到齐,也都穿着黑红相间的繁琐礼服,非常隆重。    开学仪式上,太学祭酒蔡邕致辞,刘协和张祯也勉励一番。    太学生们深受鼓舞。    随后,拜师仪式继续,刘协、张祯退往内宫。    刘协和伏寿虽说了要到太学上学,却因身份特殊,只是走读。    诸葛亮在外未回,张祯也给他留了走读生的名额。    回到日常起居的昭阳殿,刘协小心地道,“皇姐,你为何不高兴?”    张祯一愣,“我没有不高兴啊。”    刘协微微皱眉,“嗯,我说错了,皇姐不是不高兴,是没那么高兴,为何?”    他预料中,皇姐今日应该十分欣喜,结果只有六分。    张祯暗想果然是皇帝,心思很敏锐。    略想了想,道,“陛下,你有没有发现,太学生大多相识?”    刘协莫名其妙,不懂这是什么问题,“他们相识便相识,有何可虑之处?”    张祯幽幽道,“今日太学生相识,来日便是诸公朝臣相识,你不怕么?”    刘协陡然醒悟过来,张大嘴,倒吸口凉气。    怕,怎么不怕!    世家盘根错节,下一步就是左右朝堂,瓜分皇权。    父皇为何不顾群臣的阻拦重用宦官,就是为了对抗世家、外戚!    外戚也是另一种世家。    世家的阴影无处不在!    一咬牙,刘协狠声道,“皇姐,太学生,一律不用!”    张祯反问,“那用谁?”    读书识字的几乎都在世家阶层,不用就没人了。    科举也不现实。    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中采取科举制,跟察举制区别不大,毫无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