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节  (第2/2页)
说鱼汤好喝的时候。    她听到自家小姐说:“好啊,抓鱼!”    张姨:“???”    李闻风眼眸里则带着明显的笑,应声:“嗯,抓鱼。”    第134章    李奶奶此前听到孙子跟这个小姑娘的交谈, 知道她们是城里来的人。    因此,她也在努力的说普通话,虽然大部分语调依然是家乡话, 但乔依之大概也能揣摩出来意思。    更别说, 如果她真的听不懂, 旁边还有李闻风同学当翻译。    不过刚刚那场短暂的交谈中,没有给风哥出手的机会。    然后, 张姨就眼睁睁看着这个少年从院子里堆积的‘废品’中找到一个大油壶样子的东西, 然后又在窗台上摸了摸, 找到鱼钩和鱼线,最后还拿了个小铲子, 就要带着双眸亮晶晶的小姐出门了。    张姨:“……”    因为这是第一天来村子里, 张姨也不敢放任乔依之跟着同学直接出去玩。    更别提, 还是去有水、有河的地方。得想当注意。    她给两个少年人带了点水和零食,打算跟着他们一起走。    乔依之也比较懂事, 知道这是张姨在担心自己的安全, 于是三个人一起往外走。    李闻风抬头看了眼太阳,说:“我们走小路,树多一点, 也不晒。”    乔依之和张姨都是一副‘听你的,你安排’的态度。    从村尾走出去不到几十米,就到了李闻风说的小路上。    走进去,能明显感觉到气温比外面凉爽了一大截儿。    火辣辣的阳光被厚厚密密的树叶遮住, 只有星星点点可以透下来,在土路上打出一个个光斑。耳边被嘶声的蝉鸣和不知名的鸟叫声包围着, 其间偶尔夹杂着‘吃你的车’‘这个炮我吃了’‘这步棋走得好’等谈话声,让人心情难得放松, 体味这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    张姨开了口:“这里风景很不错,这光影让人挺舒服的。”    而李闻风跟乔依之的第一反应则是——“小孔成像。”    但是他俩没说出来,只是目光对上又很快撇开。    李闻风介绍说:“这里风大,又不晒,不少人选择午后在这里纳凉。只是前面路有点窄,乔神,一会儿过去的时候我背你。”    乔依之被当着张姨的面叫‘乔神’,整个人当即更精神了。    她想,幸好没叫乔工。    再往里走,村子里的人就多了点,村民们对李闻风同学印象都很不错,见他拿着的装备,说:“闻风去抓鱼啊?”    “小黑暑假才刚回来撒。”    “别再叫人小黑了,现在孩子都大了,叫闻风。”    李闻风一一应了。    然后偏头给乔依之翻译他们说了啥。    来这里纳凉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人问李闻风后面跟着的女娃娃是谁啊,李闻风笑着回答:“我同桌,来村子里玩几天。”    他们村子依山而建,村头也开了两家农家乐,偶尔会有城里人来这里避暑。    因此村民们也不怎么好奇生面孔。    只是因为这里位置不好,不如环山路那边的村子人流量大。旅游业没发展起来,倒是给村子留下了一片清静。    有些老太太正在纳鞋底,多瞧了乔依之两眼,说:“看着怪秀气的,好模样。就是有点瘦。”    旁边门牙都没了的老大爷说:“现在城里娃娃都瘦,人家吃的东西精致,就不往魁梧了长。”    三人很快就走到了李闻风说的路窄的地方,溪水从高处流下,带起阵阵水声。    乔依之一看,那路是真的窄,旁边是一个大部分树根裸露在外的老树,其下则是一个不到两米的小瀑布。    李闻风半蹲下,说:“我背你过去。”    还不等张姨说‘我来’,她家小姐就很听话的让李闻风背着了。    动作熟稔、干净利落,看起来不止背了一次。    李闻风托着乔依之的腿,把她背稳了,小乔则拿过了李闻风的‘装备’,方便他走路。    然后,李闻风背着小乔爬了个小坡,就到了老树那边,李闻风先是在石头上踩了踩,感觉一个石头有点不太稳的时候,他直接蹚水,从那没到小腿肚子的溪水中蹚过去。    他给后面的张姨也提了个醒,说:“张姨,直接走水里比较稳。”    站在高处,乔依之可以看清溪水拐弯后形成的河滩,边上还有好几个村里的小孩在河边玩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