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3页)
    临安要去和亲了。和临安在一起的时光,过一刻就少一刻了。    临安闭着眼睛,直到了天露微光,临安公主的眉头依然紧紧的皱着。    临安睡地并不安稳,成穆贵妃也看不出来她到底有没有真的睡着。    成穆贵妃一整夜都没有合眼。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临安真的要去和亲了吗,她本以为,临安会嫁给应天府哪个大臣家的孩子,对了,临安很是喜欢韩国公府的嫡长子李祺,若是能够嫁给李祺,临安什么时候想进宫,就能到宫里承欢父母膝下。    可是她要嫁到瓦剌去了。    应天府距离瓦剌千里远,这么远的路,她要走多久才能够回来呢。    况且,她回不来了,瓦剌怎么会随意放她回娘家。这一别,就回事一生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尽管大明与瓦剌现在尽量在维持着和平,但是这只是一时的和平罢了,带到大明养精蓄锐,兵强马壮之后,迟早都要攻打瓦剌。    到时候,生为瓦剌王妃的临安公主该如何自处。    成穆贵妃的心如同被钝刀子在一下一下的割着。    今日,皇上已经决定了要送临安公主去瓦剌和亲。    明日,皇上就会和大臣们商量,要派那些人去瓦剌为公主送嫁。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天光大亮,晨鼓三响。    大明早朝。    朱元璋穿着庄重的朝服,迈着沉重的脚步登上了那尊黄金铸就的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叩拜。    “众爱卿平生。”朱元璋一挥手,弓着腰行李的臣子们纷纷直起了腰身,头依然微微低着。    李善长、胡惟慵、徐达与冯胜等人作为一品大员,肱骨重臣分列众臣之首。    太子以东宫身份,站居皇座之左侧,众臣之前端。    朱元璋强压着心头的沉重,极力用和平常议论政事时候一样的声音向着座下的众臣子说道:“昨日朕已经与几位重臣商议过,欲将临安公主嫁到瓦剌,以修我大明与瓦剌秦晋之好,作双方边境互不侵扰之用。”    众大臣面面相觑,原来昨日下朝之后皇上将李善长、胡惟慵等人留了大半日,就是商量这件事情。    说是将临安公主嫁给瓦剌,这说白了,不就是和亲么。    这消息来得是突然了点儿,不过却也在情理之中,历朝历代,强盛如汉唐时代,依然会派公主去和亲,在一定时代,公主生下来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和亲。    众人一时都为临安公主觉得可惜,唉,那样活泼灵动的一个姑娘,怎么就要嫁到瓦剌那样的蛮荒之地呢。    可是眼下,让临安公主去瓦剌和亲,绝对是一个良策。    现如今,瓦剌骑兵屡屡进犯大明北境,这事已然成为大明的一个头疼事情。    如果临安公主能够嫁到瓦剌,多了谈不上,北境怎么也能过上两年安稳日子,有这两年的时间,就足以让大明修养生息,养精蓄锐。    如此看来,让临安公主去和亲,也颇为合算。    朱元璋又道,今日,众位大臣就一起商议商议,我们该派哪些大臣为公主送嫁。    这送嫁的人也很有讲究,自然是不能派太过于位高权重的臣子过去,免得瓦剌起了贼心,将这些重臣扣押,到时候,于整个大明的江山社稷,都有影响,可是也不能派身份不高的人去和亲,免得瓦剌人以为大明并不看重联安公主,因此看轻了公主,从此怠慢了公主。    李善长是文臣之首,胡惟慵是李善长的左膀右臂。    徐达是武将之首,冯胜、李文忠、邓愈等人是徐达的挚友    朱元璋先看了看李善长,又看了看徐达:“李相、徐将军,你们两个说说,该派谁去为公主送嫁。”    倒不是朱元璋不愿自己想为公主送嫁的人选,而是因为李善长与徐达一文一武,熟知朝中文武百官,什么人能干什么事情,如何爱排才能各方面得宜,所以,他们两个人举荐的人,倒是比朱元璋自己想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