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节  (第2/2页)
甚,至于你活不活的下来,我们各凭本事。”    许意清也跟着红了眼眶道:“公主给的这叫哪门子的选择!这分明将我们往绝路上逼。”    沈谣看了看意清,缓缓道:“我记得你今年刚满十六,甚好。”    沈甄走投无路时,就跟你一样大。    世人皆说沈家三姑娘幸运,竟能得了镇国公世子爷的青睐,可又有谁知道,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侯府嫡女,被一个陌生男人收做外室,住在那一方天地里逢迎时,又是怎样的无助。    她难道不害怕吗?    她难道不绝望吗?    沈谣手臂回抬,收了箭矢,对她们二人道:“来,开始跑吧。”    许三娘和许意清久久未动。    “如果不跑,我便当做你们是同意随我去北方了。”    眼神交汇,沈谣严肃又认真的眼睛激发了许意清的恐惧,她拉着许三娘,转身便朝许府的方向跑去。    回到摊位,沈谣蓦地一下红了眼睛,身上好似被抽走了一股劲儿。    当她用箭矢抵主许三娘额心的时候,她有快意吗?    有。    可快意惜转瞬即逝,而更多地,是从四肢百骸涌上来的无力感。    元庆十六年的那场倾覆之祸,让沈家每个人都喘不上气。    沈文祁日夜愧疚,自责自己参与党争,祸及了家人。    可他有错吗?    他做过太子中允,又做过太子詹事,这样的背景,即便他不想参与党争,他撇得清吗?    沈姌亦在自责,自责自己识人不清,引狼入室。    可十七岁的沈姌,又怎能猜得出许后在背后下了这样大的一盘棋?    便是连沈甄都在自责。    自责于她除了割舍掉属于她的尊严,竟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十六岁的沈甄是在家道中落后才明白,琴棋书画,救不了沈家,礼义廉耻,连幺弟的性命都保不住。    然,大仇得报,执念已去。    可她们曾失去的呢?    一切恢复安静后,围观的人潮四散,空中白鹭转花,华龙吐水,长街再度恢复了热闹。    几个人似什么都发生一般,    沈泓看着一直不动手的沈谣道:“二姐姐不给二姐夫做一个平安灯吗?”    闻言,沈谣木讷地点了点头,“好,那便做一个。”    半晌过后,沈姌看着沈甄手里快要成型的花灯道:“你做好了便送过去吧。”    沈甄看了眼沈谣,挽住她的手臂道:“我想在这陪二姐。”    沈谣哼笑一声,“少来,你少给我扣帽子,赶紧去,早点回,苗丽,苗绮,你们随她过去。”    沈甄磨磨蹭蹭不走,沈姌又道:“行了快去吧,你有话回府再说。”    不得不说,陆宴今晚着实是惨了些,上元节百官休沐,独独京兆府和金吾卫忙得不可开交。”    全长安一共一百零九坊,今日四面开门,通宵达旦,不知要闹出多少事端,小事也就罢了,左、右街使与左、右巡使上前调节即可。    可难就难在,有时候惹事的都是王孙公主、权贵豪强,若无毫无背景,便是带着身边的衙隶也不敢出声管。    这也就是圣人为何不愿将陆宴调离京兆府的原因。    沈甄一走,沈谣一边缠灯,一边低声道:“阿姐,再过两个月,她便嫁人了。”    “是啊。”晚风拂过,沈姌笑着抬头,只见几个男人从对面的方向走来……    沈姌嘴角一敛,有些慌张地看向站在自己对面的沈谣。    沈谣不明所以,正要回头去看,沈姌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谣谣。”    直觉使然,沈谣身子一僵,无助地唤了一声,“阿姐……”    她隐约猜到,那个人,也许就站在她身后。    沈谣屏住呼吸。    紧接着,背后传来一道男声,“随大人?”    “我说小钰哥,这花灯就这样好看吗?”    “嘿,你都出神了,瞧什么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