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节  (第2/2页)
下手。    “谋反重案不能耽搁,”宋成暄吩咐马峥,“带上犯人立即前往京城。”    李煦眼看着马峥绑走李长琰和李冒等人,又将高太太的尸体送上马车。    李家家人及女眷也一并前行,庾三小姐送往城中寻医工诊治。    徐清欢看向庾三小姐,庾家也算是两世跟随李煦,经过了今日的波折,不知是否还能坚定地与李家站在一起。    这其中最为慌乱的仿佛是李大太太,夫君、儿子都被抓,庾三小姐因她受伤,她整个人方寸大乱地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要不是她对李大太太有些了解,也要被眼前的情景蒙蔽。    崔颢上前道:“已经让人跟着庾家,等医工给庾家女眷治了伤,无论什么结果,都会有人送庾家人进京。”    方才的事除了李家之外,只有庾家女眷看得最清楚。    徐清欢道:“庾三小姐醒来之前先让文吏询问庾二太太。”庾三小姐受了重伤,按理说该稍缓询问庾二太太,但她不信任庾三小姐,庾三小姐自持聪明,眼睛中只有利益得失,即便逃过一劫,恐怕心思也不能变得干净。    崔颢应声离开。    徐清欢转头看向李煦离开的方向。    他的人影已经隐没在卫所将士之中。    徐清欢想起高太太那双睁大的眼睛,仿佛正死死地盯着一个人。    她是在看谁?    徐清欢道:“按照高家人所说,高太太得知高见松被朝廷抓捕,她猜测抓捕高见松的人可能是李煦,于是想要以李大太太的性命要挟李煦放走高见松。    但是高太太来的太快了些,高见松刚刚被抓,她就来找李家人,就像事先早就有所准备。    这样的疏漏太过致命,一旦被朝廷提出质疑,李家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除非有人早就准备好了另一番解释。”    宋成暄道:“你说的是李煦手中的公文。”    徐清欢点点头:“我们暗中跟随蒋大爷的事定然被李煦事先察觉,李煦怕事情败露我们借此查到李家,所以进行了谋划。    要想让李家不被牵连,李煦就要先质疑高见松,向朝廷提出高见松的疑点,高见松被抓,李煦就能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有这样的前提在,高太太的举动就好理解了,高太太事先知晓了李煦在暗中调查高见松,高见松出了事,她自然要找上李家。    高见松身边人供述高见松与李长琰有书信往来,也可以被解释成诬告。”    这是目前看来最简单、最合理的解释。    徐清欢道:“这件事也只有李煦能够做到。”也就是说,李煦知晓了李家和简王的秘密之后,他选择想方设法掩盖实情保全李家。    高大太太看着的那个人也许就是李煦。    “大小姐,”雷叔上前道,“高家的两个孩子找到了。”    ……    两个小小的身体蜷缩在土坑之中,脸上还留着临死前的痛苦和恐惧。    徐清欢还记得这两张面孔,他们曾缩在高太太怀中清脆地唤她:“李九奶奶。”    所以她的猜测是对的,有人用这一双儿女胁迫高太太。    是李煦。    他做出了选择。    这并不让她觉得意外,毕竟前世他也做了同样的事。    徐清欢忽然一笑,做了这些事之后,他要如何站在阳光下骗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百姓着想。    他身上肩负重任要为万民请命。    可笑。    李煦,你会不会为今日的选择后悔。    也许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你是这世上最大的笑话。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得已    屋子里烛火跳跃,李煦的脸阴暗不定。    “人呢?”    李煦冷声问向面前的人。    “死了。”    那人低声道。    李煦目光立即变得锐利:“你不是说会救那两个孩子出去吗?”    那人沉默了,半晌才道:“他们追得紧,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也许稍稍迟疑就会被他们抓个正着,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发现的高大人,我们不敢怠慢,怕留下什么线索,到时候北疆……会有更多人被查出来。”    李煦冷冷地道:“高见松和高太太已经死了,两个孩子能说出什么话?”    那人道:“我们与高太太说话的时候,两个孩子必然听到了只言片语,如果落入别人手中也就罢了,来的人是宋成暄和徐氏,他们会想方设法从孩子们嘴里问出线索,而且就算我们不下手,孩子们落在朝廷手中也是死路一条。”    话说到这里,屋子里的人脸上都显出抹愤恨。    角落里传来一阵咳嗽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