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刀先开的口 第113节  (第1/2页)
    “可……”诱拐犯这么傻逼的吗?    “那个好心人呢?”    安季同的眼骤然一眯,“不知道。”    “好心人把你送到警察手里,趁着情况混乱走了,我都没有当面感谢过人家。”    安楠听得奇怪,“15年前的宁市提倡做好事不留名吗?”    就算那样,把一个差点被诱拐的孩子从疑似诱拐犯的手里救出来,怎么也该和警察说说那人的特征,免得其他孩子被诱拐吧?    不,等等。    宁市有将近20年的时间没有发生除了偷窃之外的案子,所以……没有诱拐案!    安楠眯起了眼,“我没记错的话,宁市20年来也就是这个月刚发生诱拐案。”    安季同:“对,你很快被找到了,所以没有记录在案。”    安楠咬着唇,思绪飞快地运转。    淡紫色螺旋花纹的酒心巧克力——15年前差点被绑架的她——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身份不明的诱拐人——15年后同样的酒心巧克力重现宁市——席卷全国的特大诱拐案……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她分明对5岁生日那天的细节记得很清楚,为什么不记得谁给她巧克力,谁诱拐了她?    是受过严重伤害为自我保护出现记忆缺失,还是被人动过手脚,比如……和目前丢失的孩童一样,主动走出幼儿园?    监控摄像头设置的位置比较高,孩子的身高大多在一米左右,所以很难清晰地从监控画面里看出孩童主动离开的神色如何。    是兴奋雀跃的,亦或者瞳孔涣散……    安楠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催眠。    是什么让她对自己被诱拐的过去毫无印象?是什么让孩子们无声无息地离开没有引人注意?是什么让诱拐犯不出现在事发地点依然能够得到目标?    假如是催眠,那就非常好解释了。    对方凭借包装精致的酒心巧克力和孩子达成初步的联系与交谈,而后趁着父母低头摸手机不注意的时刻,通过尚不确定的手段让孩子们主动离开父母身边。    做得到吗?    安楠没接触过这一行,不确定催眠能否做到这样特殊的程度。    【宁市小分队】    安楠:【有人认识催眠大师吗?】    文沙:【师傅要干什么?】    安楠:【寻找点以前的记忆。】    米瑗:【很重要吗?】    安楠:【对。】    徐兴贤:【我没有相关认识的人。】    米瑗:【我去问问。】    文沙:【我去问问别人!】    尉迟舒:【我也去问问好了。】    自从安楠当上顾问进入【宁市小分队】的微信群,这还是她第一次使用群聊功能一次性联系他们几个。    众人态度积极。    “兹——”钟斯年发来私聊信息。    钟斯年:【怎么这么突然?】    安楠:【了解到一些内情,如果我能回忆起来,可能会有所帮助。】    钟斯年:【?】    安楠:【15年前,我差点被同样的手段诱拐了。】    钟斯年:【怎么回事?】    钟斯年:【方便给你打电话吗?】    安楠:【我如果能找回记忆,再完整地告诉你吧。】    钟斯年:【如果你的猜测和记忆没出错,那就是持续15年的诱拐团伙,案件升级了。】    安楠:【所以等确定了再告诉你。】    这句话发完,两人默契地放下手机,沉默思索期间的关联。    不久后,尉迟舒推了张名片给安楠。    尉迟舒:【我问火神要的,对方还比较靠谱。】    尉迟舒:【就是人在京市。】    ……京市啊。    看来还是得去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