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节  (第1/3页)
    “妈,你是不是舍不得我嫁人啊?”曾文芳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王娟英抱了抱她,惆怅道:“舍不得也没办法啊!”    “妈舍不得,我就不嫁。”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快点起来吃早餐,待会儿去河边看赛龙舟。”    吃早餐时,王娟英又想起什么似的,道:芳儿,镇府那边,你刘叔也来问,说镇府周书记的儿子在县国土局上班,年轻有为。他说周书记见过你,提起这茬,想问你愿不愿意去他家?”    曾文芳惊讶:“妈,不是吧?刘叔怎么也这么喜欢做红娘呀?小玲才刚处了个对象,怎么就想把我也推销出去了?”    王娟英失笑:“你刘叔也是为了你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好的才想着留给你。”    曾文芳摇头:“妈,我不想相亲,缘分到了,我自然会考虑。再说,我留在市里的可能性很大,不会在青山镇或县城找对象。以后,你就这样回他们吧。”    王娟英流露出担忧的神情:“我们家在东湖市区没有亲戚,你在那边工作,没有人为你牵线,以后能找到对象吗?”    曾文芳失笑:“妈,你女儿这么漂亮,实习这会就有很多人来追求了,单位的大婶大叔热心着呢,怎么会没人牵线?    再说,现在政府都倡导自由恋爱,以前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革掉了。总之,你就用这话把媒人推掉。妈,你别担心,女儿肯定能嫁出去。”    第二百六十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母女亲亲热热说了一会儿话,吃过早餐,曾文芳才出了门。她撑着一把伞,慢悠悠地去了河堤。    昔日熟悉的青源江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老老少少撑着伞挤在一处,满是欢声笑语。    曾文芳也踮起脚,往青源江那边看,隔着六七百米的下游,有几艘长长的龙舟正往这边驶来。    “今年端午可真热闹,听说是县里举行的,参赛的乡镇近十个呢。今年不知道能不能比过其他乡镇。”    “我们青山镇每年都会比赛,论起经验来,其他乡镇肯定比不过我们。”    “嗯,也对,你看,最前面那艘,队员穿着黄色衣服的那艘龙舟,就是我们青山镇的。”    “这才是第一轮,我们镇有两个队参赛呢,其他镇都只有一个队。”    “可不是吗?县里本来想再找一个乡镇组队,可是,有好些乡镇一个队也组织不起来。县里便让我们派出两个队参加了。”    “这也不奇怪,我们青源江河面宽,水大,其他地方的都是小河流,想举行这样的活动,也举行不了啊。”    她心里一动,她想,这也算是阳光县的一次大型活动,她不如拍摄几个镜头,写一篇报道,好好宣传一下她的家乡。说不定,能引起市领导的重视,提早开发青山镇古村的旅游项目呢!    说干就干,曾文芳急忙回家拿了相机,选了好几个热闹的镜头,心里构思着怎么写这篇报道。    “这不是罗玉莹吗?还有林冬梅?”    曾文芳转动相机的镜头时,镜头定在不远处站着的两位年轻姑娘身上。这两姑娘没有往青源江那边看,而是定定地看着她这边。    好几年没见她们了,但曾文芳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上一世,她在街镇生活,经常能看到她们。    那时,罗玉莹的父母调到了县城,罗玉莹也在县城工作,但她的爷爷奶奶一直在青山镇,每到一些大节,她就会与父母回来看老人。    而林冬梅则更常回来,因为她父母一直在青山镇工作。记得那时,她只能远远地看着活得像公主的她们,有时,她们也会过来打招呼,但总是语带嘲讽,讥笑她为了富贵而嫁入叶家。    唉,往事已矣,曾文芳再也不想去回忆了。    “文芳,你也来看赛龙舟啊!”    “是啊,阿庆叔。”    “福大娘好!”    “嫂子好!”    曾文芳把视线收回来,当作没认出罗玉莹她们,跟旁边的村里人亲热地打着招呼。    罗玉莹与林冬梅已经在那边站了很久,这个位置看龙舟赛,角度最好,但她们站在自家阳台上,能看得更清楚,只是,没有这边热闹罢了。    可罗玉莹心虚,想看看曾文芳有没有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