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节  (第3/3页)
摇头,虽然王爷肯定不会答应,但是光这么想想,她已经能笑出来了。    哪知道就是这一句话,叫孙氏琢磨出点不同一般的味道来。    若是没点想法的,断然不会问这个。况且孙氏在打算来的时候,就把王府里头这些关系想了十好几天了。    继母跟前头嫡妻留下来的女儿——孙氏活到这么大了,从来没见过能好好相处的!    只可惜这位后头的王妃没生个儿子出来。不过听说上头这些人都要面子,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是肯定不说的,不像她们这些小门小户的,打骂都算是好的了,还有被卖的,被打死的都好几个了。    孙氏试探出来这个,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么一来就容易多了,想到这儿,她便摇了摇头,“北边生意不好做,听说他们全家都南下了,许多年没有来往了。”    继王妃便叹了口气,道:“她这十几年,在外头也受了不少苦。”    孙氏急忙点头道:“我们待她再好,不如王府一丝一毫。”    继王妃淡淡一笑,道:“你跟我说说她前头都是怎么过的?我也好知道她的秉性,好跟她相处。”又问:“她喜欢吃什么?”    孙氏哪儿知道这个?当年对玖荷除了骂便是打,一天只吃一顿饭也是有的,只是她准备的充足,捡了几个平日里看来的母女相处,又捡了几件发哥儿身上的事儿安在她身上,一一跟继王妃说了。    “我们家里穷,平日里不过是粗茶淡饭,省下银子都给他们读书习字用了,哪儿有什么爱吃不爱吃的东西?不过一块枣糕,一个肉包,她就很开心了。”    继王妃听了这些,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脸上有了淡淡的笑意,道:“这么些年你也辛苦了,她今儿去大佛堂拜佛了,我先叫他们给你备个席面,你们好好吃了,一会儿她回来,我再差人叫你来。”    孙氏急忙道谢,心里又想前头那位廖老夫人去大佛堂,一次就布施了一千两银子,也不知道她会布施多少?要是把这银子给了她——    带她出去的这次不是施妈妈了,是个看着还要再大些的妈妈,孙氏为了银子那是一点错儿都不敢出的,便小心问道:“郡主……她过得可好?”    那妈妈早就得了继王妃的吩咐,就是孙氏没这个心也要逼着她看看什么是富贵,当下便道:“好!王爷很是喜欢她,才回来便叫她住了正院。”说着一指云光院。    “十六个丫鬟伺候着,衣裳抬了七八箱的进去,光头面就置办了不下十几套,就这样王爷还觉得委屈了她呢。”    孙氏看着云光院连外墙都是琉璃顶的,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不过那妈妈还是有点不太满意,故意装作闲话家常的样子,小声道:“你可有福气了,听说王爷直接给她补了十六年的月钱——”    孙氏是听说过有钱人家每月都要发月钱给后院女子的,就是零花钱,她去洗衣服的时候也听人说过,那人曾在某个侯爵家里做过短工,据她说没出嫁的姑娘,一个月能拿五两银子!孙氏很是叹了一声,“这也是她应得的。”    “十万两!”    那妈妈这一句话如同惊雷一样,将孙氏从里到外都劈了个透彻。    十万两?    她长这么大,最多一次便是那人将玖荷送来的时候,又给了她一百两银子,五个大大的银锭。    十万两……她都不知道十万两银子是个什么样子!    孙氏一阵的头晕眼花,觉得血全涌到了头上。    不多时她又回到王府角门旁边的班房,**还有张发两个看见她,急忙都站起身来,焦急问道:“可看见人了?”    旁边还有人,孙氏摇了摇头,道:“咱们等一等,里头说她去上香了。”    青玉堂里。    “这人说话不能全信啊。”施妈妈道。    继王妃冷笑一声,“我管她呢,她说话能不能信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要将她留下来,等到郡主回来叫她看一看,我就给她银子,不过一二百两的事情,逢年过节再送点东西,我恶心死她!我叫她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一家三口!”    施妈妈这才放心。    继王妃又道:“光她说叫两人一起识字儿我就不信,她到了京城做下的这些事儿谁不知道?想也知道她识字儿了。你看看她那个样子,哪儿是有银子叫姑娘也识字儿的?”    这怕是她花的最痛快的银子了,继王妃起身又去给屋里供奉的菩萨上了柱香,冷笑道:“等王爷回来我一定要好好跟王爷说说。”    说着她脸上就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现在郡主的名声都要被外头那些人败坏光了,不如认下这三个人,好好的感谢他们,也好叫他们知道我们郡主是读过书,知道礼义廉耻的。”    继王妃跟施妈妈一起笑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