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节  (第2/2页)
,其实她说的实岁,虚岁她怎么不说。”刘爱英指指厨房,跟她八卦。    “还是陈中华同志实在,报了三十,其实才二十八。”又问江秋月实岁虚岁。    江秋月尴尬回说虚一岁,迎来对方了然的目光,“你下面是不是还有弟妹?”    江秋月点头,说还有两个双胞胎弟弟,引得刘爱英长吁短叹,拍着她肩膀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不上不下就是吃亏。    也许是这点同病相怜,刘爱英对她态度亲切了几分。    至于她嘴里说的那些是非,江秋月听听就过,不入心。    外面传来一声吃饭了,两人起身出去。    男知青积极的上完最后一道汤,十个人围坐在木桌旁欢欢喜喜。    陈中华作为青山大队知青老大哥先发言说了几句欢迎和鼓励的话,又让大家正式做下自我介绍,然后开吃。    菜面看起来尚可,一道猪油炒白菜,一道嫩葱炒萝卜丝,一盆野菜蛋花汤,还有一筐金黄色泽的玉米面窝窝头和一锅熬得稀烂的红薯稀饭。    对于常年吃窝窝头泡汤甚至喝稀的知青们来说,绝对是丰盛的一餐。    男知青们下筷很猛,女同志看着很稳速度却也不遑多让,剩下江秋月还保留着前世慢条斯理的习惯,吃的慢。    刘爱英抢先给女知青三人打满碗汤,这次由于炒菜有油,后面紧跟着烧的汤也有点油花,泡窝窝头还有点味。    江秋月凑合啃了半个窝窝头,转眼哭笑不得的看到他们风卷残云地快吃光了。    刘爱英上去抢了盘底,窝头沾沾汤汁吃的很香。    吃过饭,新来的人正式成为青山大队知青院的一员,算是融入了这个小集体。    李永红去刷锅洗碗,刘爱英拉着江秋月舀热水泡脚,跟她小声嘀咕。    “野菜汤里只打了一颗蛋。”    江秋月无语地看向她,这也能发现?    刘爱英哼哼道,别看汤里蛋花多,但都是打的又薄又小,根本不是两颗鸡蛋的份量,李同志铁定昧下了。    江秋月不知道她判断的准不准,当时也没仔细看,要是真的话那李永红也太抠了,都抠到其他人身上。    再想想中午私拿窝窝头那事,八成是真的。    不过,幸好做饭是轮着来,不然怕是大家饿肚子填饱她一个。    两人收拾停当,李永红也洗刷好进来了,对着她们腼腆地笑笑。    刘爱英翻了个白眼爬进被窝,被子一卷睡觉。    江秋月仔细打量了这人,看不出什么,老实憨厚很普通的人。    这时天色已经黑了,屋内愈加黑暗,看她们没点油灯的意向,蜡烛更别想。    江秋月摸索着躺进宣软的被窝,在室友希希索索的动静中渐渐放松下来。    睡前还想着明天的劳动,还有剧情中男主英雄救美那件事。    第8章 下地干活    昨晚睡的早,天一亮人就醒了。    屋内剩下江秋月,其他两人一个在灶房做饭一个在院内洗漱。    江秋月穿上昨天准备好的旧军裤和白色衬衫,头发在脑后编成鱼骨辫,衣摆塞进裤腰里,皮带扎紧,脚上一双解放鞋,清爽利落。    她这一身出去时,院里正洗脸刷牙的知青们回头看了好几遍。    江秋月拿盆接水洗了把脸,回屋去擦百雀羚。    对着镜子,她第一次认真看这世的容貌,果然就像原主的哥姐一样,她长的也像江母。    鹅蛋脸弯月眉杏仁大眼翘鼻子,再加上小巧粉嫩的嘴巴,不是多惊艳的长相,却也属于漂亮的范畴。    脸颊上还有一点处于成长期的婴儿肥,除了脸色有些营养不良的苍白,身上也太瘦,没有多少肉。    身高没量过,估摸着目前有一米六了,二十岁之前还有上涨的空间。    “哟,大美人,吃饭啦。”刘爱英依在门框上,看江秋月对镜梳妆,调侃地喊道。    江秋月放下镜子,笑道,“哪有什么大美人,只是擦些东西护肤罢了,这边风有点大。”    昨天晚上洗脸的时候一抹脸一把灰。    刘爱英眼尖,看到她手上的百雀羚盒子,接过去左看右看有点稀罕。    女知青来到这里穷乡僻壤的,如果没有家里人接济,很少再有机会能弄到在农村稀缺的擦脸油。    她们平时最多买盒蛤蜊油擦脸,秋冬还好,春夏擦上太油了。    江秋月看她实在忍不住跃跃欲试的样子,打开让她试试。    刘爱英摸摸快被吹裂的脸皮子,不好意思地挑起绿豆大小的乳白凝脂,放手心里涂匀后擦在脸颊上。    “清爽,没感到油腻。”她很欣喜地评价。    看了又看蓝底红花的精致小铁盒,刘爱英不舍地还给江秋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