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节  (第2/2页)
本都从床底下的大箱子里翻了出来,打算从小一的课本开始学。    和他刚开始看简体书的时候相比,他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了。他发现中文是一脉相承下来的,词语的意思古今变化不大,有时候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话里有一两个认不准的,按他的学识顺都能顺下来。就比如他今天提的口号,“天道酬勤,恒者能胜”,繁简之间,也就“胜”和“勝”不一样而已,单看“胜”字他或许犯迷糊,但放在词语里头,他就能认出来。    认字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他要做的,是要熟悉那些繁简不一样的字,能写出来。    这就需要他把所有古今不一样的那些简体字都认一遍,再去纠正古今异义。    其实这种情况,找徐林教他是最快的办法,但是他觉得自己没办法像徐林解释,为啥他一个学霸,突然连最基本的简体字都不认识了。    他认字靠的是最笨的方式,死记硬背。    看到一个不认识的简体字,他就去课文里找,通过课文里的词语,他就能猜到相对应繁体字是哪个,然后一遍一遍学会它。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更巧妙,也更省事的认字办法。    他有一本超级厚的《中国古诗词1000首》!    .    陆佳意无比庆幸自己饱读诗书,他翻了一下,那上头的古诗,他几乎全都会背,且知文晓义。一个普通高中生大概能认三到四千个字就够用了,能认完古诗词1000首,再读高中课本,应该就畅通无阻了。    他靠着博闻强识,一天可以认二十到五十首,有时候一首诗里都没有一个他不认识的简体字,有时候一首里头能出现十来个。他算了一下,大概一个月可以学完。    开头开的很好,他很激动。    .    戚杨发现陆佳意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学,上头老师讲课,他也不听,一天到晚地端坐在座位上抄汉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他听陆佳意用一种半吟半唱的方式默念着,然后写了一行“炉”,又写了一行“烟”。    而在这两行字的最后,分别写了“爐”和“煙”两个字。    在页眉处,繁体字写着贰拾陆,应该是第26页。    他以为陆佳意在学繁体。    学霸的学习方式还真的很特别。    .    戚杨这么冷心冷肺的一个人,都被陆佳意勾起兴趣来了。很想问一问,他这是要干什么。    第20章    虽然好奇,但戚杨到底没有开口。    倒是每天回到家,戚老太太会老提陆佳意:“跟同桌相处怎么样呀?”    “你们班主任对你还挺好的,把成绩这么好的孩子给你坐同桌了,我听说现在好多学校都在搞互帮互助,他是来帮你学习的吗?”    “下周末有空了,你请他来家里玩呀。奶奶给你们做好吃的。”    “跟你说话呢,怎么这么少教,都不理人的!”    戚杨就说:“我跟他不熟。”    不熟……    “都同桌了还不熟,你要多熟?”老太太恼了,筷子一扔:“我不管,星期天请他来家里玩!”    老了有老了的好处,偶尔像个孩子撒个泼,戚杨也没办法。    她孙子虽然那不咸不淡的死样子,骨子里还是孝顺的。她吃的准。    果不其然,戚杨淡淡地“嗯”了一声。    老太太只希望大孙子能交个朋友,如果这个朋友碰巧是个好孩子,乖乖的,那自然就更好了。    如果不仅乖,学习还好,那简直是要烧高香啦。    .    她怕戚杨会反悔,从周三就开始铺垫了,要戚老头去买这买那,俨然是要把陆佳意当贵客来款待。戚杨很想问一句至不至于,冷着看了半天,最后还是没吱声。    这世上真心关心他的,也没几个。    .    陆佳意发现,坐在后面最大的好处,就是爱学习的不多,他不学也不会成为人堆里的异类。    有个冷淡同桌的好处就是随便自己做什么,对方都不会问。    不过学久了真的会累,学校里也没什么好放松的,最多就是课间的时候去教室外头伸个懒腰。记忆力再好,每天也有极限,累了的时候,陆佳意就在本子皮上画画。    “这是你画的?”江潮很吃惊地问。    陆佳意点点头。    “靠,画的很像啊。”要不是作业本纸张不透光,他都怀疑是陆佳意描的呢。    画的跟历史课本上的插图一个样,峨冠博带,衣饰繁琐。    宋辞闻言也趴过来看,看了也是啧啧称奇,真的画的太像了,那一溜的小人图,有老子,孔子,孟子,都和历史书上画的一样一样的。    江潮就有点对陆佳意另眼相看了,因为他觉得学习好不算什么,但会画画,真的很牛逼。    陆佳意其实会的还挺多的,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只可惜他会的这些,如今都用不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