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大帝意志  (第6/7页)
禅定中醒来,一朝顿悟。    便是那时,佛祖赐下了锦斓袈裟、金光禅杖、降妖金钵。    他在关中应声而出,关房门窗毫无损坏,是圆满得道的标志。    那时,他虽然未到地仙之境,但也差之不远矣。    他圆满得道的消息传遍四方,一时间,寺内外僧俗大众皆来亲近问道,为避俗讳,他受了师命,外出游历江西庐山等地,最后来到了金山寺驻锡禅修。    这一晃便是很多年过去。    他犹记得当初胞姐的音容笑貌,还有她对自己的爱怜之意。    法海心中不免生出一番悔恨之意。    当年胞姐远嫁,他亦未曾亲自送亲,自从胞姐去到沩山寺看望他之后,他便再没见过胞姐一面。    他虽然成就地仙境,但却真正成了出家之人。    父母双亲故去之时,他亲自超度亡魂,但自从出家为僧之后,他便再从未见过双亲。    如今想来,他是否真的太过无情。    他纯粹的修佛之心让他摒弃了一切人欲,却最终被前世的妖身所影响。    或许是因为这一路他走的太过顺畅。    或许是因为他将人伦抛弃了许久,才会犯下如此大错。    终究导致了他落到如今这副田地。    所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可是痛是真实存在,他可以骗得了别人,却是难以骗过自己的内心。    法海不禁在心中问道。    “我佛如来,弟子真的错了吗?”    “弟子降妖除魔之心是否真的惹上了尘埃?”    “还望我佛垂怜,给弟子指点迷津!”    法海越是回溯过往,便越是迷惘。    他此生之愿便是成为渡过天劫,成就金身罗汉的果位。    可是他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折手段,镇压白素贞,强逼许仙落发为僧。    他以为他做的没错,可是事实告诉他他错了,他自持法力高深,能威逼许仙夫妇向他低头。    可是当他被许仙给伤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他才觉得可能自己是真的错了。    可是到底从哪里开始错,为什么会错的这么离谱?    他越想越迷惘。    当年禅定之时,意念坚定的法海不见了。    当年意气风发,禅心坚定的法海不见了。    当年斩妖除魔,从不后悔的法海不见了。    他此刻只是一个垂垂老矣,只有一口气吊命的老僧。    他整个人的状态虚弱无比,好似一盏快要熄灭的油灯。    似乎只要旁人吹一口气,他便会灭掉。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令妖魔闻风丧胆的法海。    他不再是那个咄咄逼人,法力如海的法海。    他不再是那个志得意满,行走天下的法海。    这一切,只因他咎由自取。    法海好似又进入了和当年闭关禅定之时的状态。    他好似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    他的世界里只有他。    只有佛。    佛一直在他心中。    太阳从山边升起,从山边落下。    金山寺的众僧围绕在法海的身旁敲着木鱼,念着佛经。    十岁守候在法海的身旁,不敢妄动。    三天三夜过去了。    法海依旧没有动静。    好似一个雕像一般。    若不是十岁从他的身上还能感受到温热。    甚至会怀疑他已经魂归极乐。    就是这点仅存的气息。    让十岁心中的希望之火一直不曾熄灭。    因为他是法海师兄。    在十岁心中,法海师兄是最厉害的法师。    虽然他已经老迈,但他在十岁心中依旧是当初那副不言苟笑却强大无比的样子。    十岁诚心诚意的朝着如来法像叩头,他在祈祷着,希望世尊如来能保佑法海师兄安然无恙。    他一直相信,法海师兄会变好的,一定会变好的。    这世上只有一个法海师兄。    这世上也只有一个对他关怀有加的法海师兄。    十岁没有看到,在法海的怀中,一颗舍利正在散发着淡淡的佛光,滋养着法海的身躯。    那舍利正是法海从鸡鸣寺中的三藏塔内取走的昔日玄奘法师留下的那颗佛骨舍利。    ……    大明宫,白龙殿。    白素贞端坐在殿中,双腿盘坐,双手捏决放在双膝之上。    她已经回到金陵城中三日。    这三日来,她不停的梳理龙脉,然后开始吞噬掉龙脉之中那反叛的龙气。    一道道圣旨从大明宫中传出,李唐的大军终于与在杭州城盘踞红巾叛军相遇。    战火弥漫了整座杭州城。    红巾叛军不敌李唐大军,从杭州城中败走,朝着绍兴府的方向退去。    李唐大军开始收复失地。    时间一日又一日的过去。    李唐大军的捷报频频传至金陵的大明宫中。    红巾叛军被打回了越州,李唐大军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想要一举消灭红巾叛军。    这一日,白素贞站在白龙殿外,看着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