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节  (第2/2页)
词,还真有些心动。    两世为人,第一次有人说要带他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    特别说明:    关于地的亩数,古代一亩的大小和现代肯定是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朝廷的赏赐不可能只有“二十亩”,但是,为了行文方便,咱们就按照现代的大小来理解吧!    这样的话,二十亩已经很多了!——希望不要再有读者宝宝不认真看就迫不及待地置疑了。    第6章 唯一的男人    【带着媳妇回来了】    苏页坚持干完了之后的半日。    不得不说,手上裹着布料确实好受了许多。    下了工,虞峰没有参与大伙的聚餐,只匆匆喝了两口汤,拿上窝窝就到溪头村辞工去了。    河边,汉子们围坐在火堆旁,边吃边唠着闲嗑。    “侯小子,你们村不是跟虞兄弟那个村子离得近嘛,先前传的那件事可是真的?”    侯安呼噜呼噜喝了一大口菜汤,口齿不清地问道:“哪件事?”    “还能有哪件?朝廷赏赐田地的事呗!”    其他汉子一听,也纷纷端着碗围拢过去,催促道:“快说说,大伙都好奇着呢,朝廷真赏了虞兄弟一大块地?”    侯安翻了个白眼,扬声说道:“那还有假?敞敞亮亮二十亩地在那儿摆着,二十亩呢,一眼望不到边儿!”    苏页独自坐在背风的地方,支着耳朵听着。    侯安倒豆子似的巴拉巴拉讲开了——    “我爹说,虞大哥原本是跟在将军身边打仗的,还立了大功,原本也能当将军的,谁知道他不仅不想做大将军,还非要回村里种地!”    大伙发出“哦哦”的惊叹声。    侯安讲得更加起劲儿,“虞大哥还用将军奖的钱买了一辆平板车,外加三十多条草席,把全村男人的尸骨一个不差地拉了回来——一千多里地呢,到家的时候都臭了!”    这话有些夸张了,若真是那样,估计虞峰早就染上疫病了。不过,他确实将同村人的尸骨送了回来,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位“将军”的帮助。    “县令大人听说了这件事,亲自召见虞大哥,想让他去当官,没想到,虞大哥硬是给辞了,县令大人这才上报朝廷,将村头的二十亩官田分给了他。”    说到这里,汉子们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问道:“当官多好,他咋不去?”    “虞大哥说了——”侯安抽了抽鼻子,学着虞峰的口气说道,“一村子老的老,小的小,就我一个成年男人,得留下来顾着点才行!”    苏页挑了挑眉,这话的确像是虞峰说出来的。    男人们纷纷感叹,“虞兄弟就是仁义!”    侯安啃了一口冷掉的黍面窝窝,总结道:“我长这么大最佩服的人就是虞大哥,以后也要跟着他学!”    “你长这么大?你才多大!”    “十九,不小了!”侯安不服气地说道。    “十九了就敢在这充大辈儿?小子,我儿子都比你大!”    人们纷纷拿着他打趣起来。    听着大伙的调笑,苏页猛地想起来,这具身体今年也有十八了。    男子二十始成丁,十八岁,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如果不是遭逢乱世,他的婚姻大事早该张罗起来了。    苏页还真想知道,到时候永安侯会不会真让自家儿子娶个女人回家。    即使逃婚之事能解决,苏页也不想回永安侯府。    他到底不是真正的苏夜阑,无论是家财还是爵位,实际上和他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单是苏氏一族的复杂关系,他就懒得应对。    重活一世,苏页最大的心愿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    就像虞峰说的,辞工的过程很顺利,江富户没有为难他,并且很快找到了接替的人。    这片土地刚刚经历过战乱,农户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多的是不怕辛苦愿意多赚几个钱的人。    虞峰人缘很好,汉子们特意起了个大早给他送行。    工头也叫人送来早饭,两人份。    萧瑟的秋风中,苏页抱着竹筒,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一直暖到了心坎里。    ——    苏页原本想着,整个村子的男人出去打仗,最后就剩了虞峰一个全须全尾地回来,八成会招人恨吧?    没成想,事实恰好相反。    俩人刚一进村,便看见几个小汉子蹲在荒地里捉蛐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