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节  (第2/2页)
鑫哥儿说他们家的奴仆每个月还要给月钱的。他说奴仆虽跟着主家,有主家给的吃喝,但是奴仆自也有花销。”    “我想着田大哥来家里这么久,一直勤勤恳恳的不说,还把家里的地料理的这般好。是不是也当给他些月钱,也好他自个儿花销。”    “你看啊,田大哥年岁也不小了,不说自己用钱吧,若是遇见个欢喜的姑娘哥儿的,总要与人家买点小玩意儿,或者请人家吃些糕饼果子吧。”    萧元宝很认真道:“男子不能太抠搜。可身上没银子,再是大方那也没用是不是。”    祁北南听萧元宝说的头头是道,有些想笑,不过这时候他没有打岔:“你想的很周到,是该这么办的。”    萧元宝道:“村里鲜少有人家有奴仆,我原以为只有长工需要给银子,不知家仆也要给的。后头细细一想,家仆没有月钱确实很不妥。可此前又不曾接触过这些事务,便也没多想过,只当是家里多一个人。”    “你考虑的很好,可有想与小田多少月钱?”    萧元宝道:“哥哥说多少好?我心里头没数。”    “如今我们家里也并不宽裕,日子才刚起。一月便先给五十个铜子吧,往后等家里更好些了,再涨也不迟。”    萧元宝从匣子里拨了五十个铜子出来,预备拿给田恳用。    过了些日子,家里都在等着院试放榜。    院试出结果要比前两回的考试慢上一些。    原则地方上考了试以后,在当地就批改了试卷,公布就快。    院试再州府上作考,州府出了成绩以后,再将上榜的名录转送到各县上。    如此周折,时间就更长些,得要半个月才从地方上布榜。    日子难熬等,赵家都往庙里去了两回。    一回是去捐香油钱,一回是请那般神婆算卦。    倒是不想院试成绩没来,明家先来了人请他前去做客。    祁北南没去,说是要等成绩,无心见客,只待着布榜后再行登门拜访。    没想到明家的人却又来了一趟,与他送了五十贯钱来。    “祁郎君预观今年旱年,与我们家老爷提议囤冰再好不过。我们老爷有心答谢,这几十贯钱还请笑纳。”    前来的明家人道:“郎君务必收下这点薄资,您是行道人,知晓这银子是应得的。”    祁北南笑了笑,倒也没有扭捏,收下了这笔银子。    与这般生意大户献计,与人做门客,事成得收回馈,不是甚么稀罕事。    这般路子,有的是读书人做。    他既不曾损他人利益,又不曾以权谋私,钱自是收得。    且这明家倒也会做人,未曾在布榜以后送上银子。    若真当那时在送银子,倒是又多了另外一层意思。    七月初十一日,县里布榜。    天不亮,祁北南和萧元宝,以及赵光宗三日结伴,由田恳驾着牛车前去城里观榜。    一路上,赵光宗都紧张的没话。    虽觉得此次答题比上回下场顺畅的多了,出了考场又与祁北南对谈了考题的下手方向,虽不算精妙,却也往同一方向作答了。    为此回来的一路他都格外的轻松,可真到了出结果时,却又是两番心境了。    祁北南见此宽慰他道:“以后等中举,就不必如此周折前去看榜了,官府的人有差役敲锣打鼓的前来报喜。”    赵光宗赧笑了一声:“我若真有那日,便真的是光宗了。”    萧元宝听这话也笑出了声来。    他揽着板车上的瓜菜,道:quot;今儿个我与爹爹说了,若是两位哥哥上了榜,我们这半车子的瓜菜就折半价卖。quot;    “宝哥儿好生大方。”    赵光宗道:“但愿我能与那些要买菜的人家争得些微福益。”    三人到学政府外头的布告栏前,远远就瞧见榜已经布出来了。    “谁说的院试不如头两场观榜的人少的,瞧人挤着人,怎比先时还挤了。”    “莫不是此次布榜的早?”    三人快步过去,方才上前,就听见击锣的声音。    “捷报!县上喜出小三元案首!”    衙差声音洪亮,唱得响。    周遭的百姓识字不识字的听到这消息都前来凑热闹,案首回回考试都有,可一连三元案首,那却稀罕的很。    都凑来想一览小三元案首的姿容。    外在本又有些观榜的读书人,更是热衷的想见小三元案首,看了榜也不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