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节  (第2/2页)
到了只管先斩后奏的圣旨。    南疆总督之前的犹豫,是因不知朝堂情形到底意味着什么,便不知该站在太子还是师庭逸那边。桑娆那点儿事情,他倒是没放在心上,从来就不是能被无关军务的人、事影响到举措的做派。看完皇帝的书信之后,便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对萧错言听计从就是。    兵权在握的人,麾下将领只要闹事,朝廷只要处置武将,便少不得一个军心不稳的结果。但是南疆总督并不需要为难——得罪人的事情,有萧错这个皇帝在圣旨中指派的朝廷钦差帮他做。    几日的光景,萧错将一众寻衅滋事的官员缉拿,其中三名先斩后奏,惹得多少军兵将士提起他恨得牙根儿直痒痒。    萧错把开罪人的事情都做完之后,南疆总督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强硬起来,重塑风气,重振军威。之后,萧错还需要在南疆停留几个月,等到朝廷派去名为补缺实为分解兵权的人抵达,他观望一段时日之后才能返回。    至此,已是尘埃落定。    夏末,与太子清算旧账的大戏轰轰烈烈地开场。    师庭逸早就知道,拜景林所赐,太子已经是生不如死的处境,罪名落实与否,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是以从头到尾态度淡漠,置身事外。    皇帝不愿听到看到任何与太子有关的言语、奏折,听内阁提了两次之后,索性不再见朝臣,私底下对师庭逸道:“势头压不住的时候,便让他畏罪自尽。人是真死假死,你看着办。”    师庭逸选择了后者。    太子继续活着就很好,皇帝不会亲眼看到手足相残,少一些心寒、悲怆,师庭逸从来不认为一刀将人杀掉就算作报复。    立秋前夕,太子畏罪自尽。皇帝对此保持缄默,只命人给太子拟了一道言语含糊的请罪折子。    皇帝能给百官的交待,只能做到这一步。不是他仁慈。那到底是他的亲生儿子,更是新储君一母同胞的兄长。说句不好听的,他和小儿子犯不着为太子丢那个脸。    人死大过天,官员们的不忿、不屑逐日消散。    这一年的秋日,喜事连连。    先是大夫人生下一子,母子平安,之后是韩越霖与昭华公主成婚,江予莫正式升任金吾卫指挥使。    中秋佳节,皇帝册立师庭逸为太子,册封炤宁为太子妃。    而前任太子妃佟念娆、太子侧妃林千惠,此时已经离开东宫,自请到寺庙带发修行。这件事,在皇后、师庭逸有意成全之下,两女子毫无波澜地遂了心愿。    随着佟念娆的离开,莫晨与莫心儿相形离京,这对兄妹看累了京城的浮华、是非,要去风气淳朴的民间缓和一下心绪。    说来与佟念娆有点儿关系的桑娆,八月初吞金自尽。    秋末,萧错平安地回到京城,炤宁完全放下心来,连带的也不需再每日记挂着如意。    **    时年冬日,炤宁传出喜讯:有了喜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