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节  (第2/2页)
    李四儿和隆科多忙得要死,玉柱送走了皇孙们后,也懒得去正院那边凑热闹。    玉柱在浴桶里戏水了一把,享受了枯树的乐趣后,惬意的拥着林燕儿躺到贵妃榻上。    正是舒坦之时,孙承运和赵东河一起来了。    “师弟,愚兄就不多说废话了,琴香院内,已经备下了上等的席面儿。”赵东河原本指望孙承运帮着说几句话,谁曾想,孙承运故意装没看见似的,他只得硬着头皮发出了邀请。    琴香院,一听就不是正经的场所。    玉柱不是地道的恶魔,也不算正经的君子,亦正亦邪。他当然喜欢美色了,但是,他心里有个底线,非必要,不去混姬院。    没办法,那种女人整日厮混于诸多男人之间,香唇千人尝,玉臂万人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知道哪句是真话,想想就觉得心里起腻!    这个不是假正经,而是真的腻味。    “琴香院那种地方,真不想去。不如就去你那个别院吧,听听小曲儿,喝点小酒,聊聊小天儿,可好?”    玉柱心里很有数,赵东河就是个势利小人。    但是,所有想干大事之人,身边一定是各路人才汇聚的综合舞台。    说白了,大人物的身边,还真不能缺了帮着咬人的小人。    逻辑其实很简单的,诸多见不得光的事儿,必须要小人出马!    明成祖夺位成功后,故意让纪纲当锦衣卫都指挥使,就是利用他,残酷打击不服气的建文旧臣。    等把纪纲利用完了后,明成祖顺势找个理由剐了他。既平息了朝臣们的怨气,又消除了纪纲专权的隐患,可谓是一举两得!    小人,近之则不驯,远之则怨!    (ps:让弘昀多活一些年,老四肯定会感激的,该赏月票了呀!)    第127章 白手套    原本,赵东河在琴香院准备的是花酒,等吃饱喝足后,再打脱裙马吊,好好的乐一宿。    结果,玉柱却说只想去赵东河的别院,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玉柱确实赏了面子,但只赏了一半,赵东河有些扫兴,却并没有丢了面子,处于一种很玄妙的状态。    临出门的时候,林燕儿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玉柱。    玉柱原本不想带她一起出门的。后来一想,赵东河这货,贼喜欢送女人,搞妖蛾子,便点头带上了林燕儿。    万一,赵东河又要做妖,林燕儿就是个很好的挡箭牌了。    另外,林燕儿今天的老树,盘的很到位,适当的奖赏一下她,也是可以的。    林燕儿欢天喜地的换了衣裙,跟着玉柱一起,登车出了门。    赵东河,那可是少有的机灵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订好了的席面,马上派人去转送别院。    另外,叫了唱昆曲的戏班子,唱小调的女书生,还有说书的先儿,玩杂耍的天桥小刘等等。    跟重要的是,要把林萧儿也接去别院。    林燕儿都出来了,林萧儿也该去和妹妹联络一下感情了吧?    大兴县,是附廓的京县,县衙就在安定门以南教忠坊的大兴胡同内。其管辖范围是东半部京城,还有城南和城北的广大地区。    说白了,赵东河这个大兴知县,就算是大半个四九城的土皇帝了。除了旗人事务之外,举凡刑民商事,就没有他不能管的事儿。    官职不高,麻烦不小,实权极大!    这也是林燕儿的亲爹林武,先后把两个嫡女交给赵东河安置的根本性因素。    等玉柱他们到了别院时,林萧儿已经提前到了。只是,林萧儿告诉林燕儿,她们的嫡亲三哥林章顺,也跟着来了。    林燕儿听说亲三哥来了,自然是欢喜不禁。她趁赵东河到门口去安排娱乐活动之机,就凑到玉柱的耳旁,小声禀了这事。    玉柱是何许人也,一听林章顺来了,就知道,这是林家想把林章顺推到他的面前了。    见个面罢了,这么点小面子,还是要赏给林燕儿的。谁叫她,根盘得好呢?    于是,二十五岁的林章顺,便被领到了玉柱的跟前。    “草民林章顺,叩见状元公。”林章顺规规矩矩的跪到了玉柱的跟前,毕恭毕敬的磕头行了礼,并不敢因妹妹是玉柱的枕边人,而有丝毫的怠慢。    官和商,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商人再有钱,见了官,也必须跪下行礼。    按照老规矩,新科进士进宫引见之后,状元郎至少会被授予从六品的修撰。    以玉柱是满洲贵胄的身份,又是史无前例的大四元,小六元的状元,即使用脚去思考,今上必有加恩。    令进士们羡慕嫉妒的所谓修撰,其实已经被玉柱甩在了身后。    赵东河简直是羡慕的要死!    他中了三甲同进士之后,考入庶常馆学习了三年。散馆朝考之后,带缺外放的正七品武清知县。    因为,能说会道,善于巴结上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