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节  (第1/1页)
    7.见《老子·第五章》。    8.告子其人,身世不明。但他在《墨子》一书中出现过,因此其年龄应该比墨子小,比孟子大。    9.见《孟子·告子上》,下引不注者均同。    10.见《孟子·告子下》。    11.见《孟子·告子上》。    12.见《荀子·正名》。    13.见《荀子·性恶》,下引不注者皆同。    14.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见《韩非子·备内》,下引不注者皆同。    16.见《韩非子·解老》。    17.见《韩非子·奸劫弑臣》。    18.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9.见《韩非子·难四》。    20.见《韩非子·说林下》。    21.战国晚期,君臣关系与春秋和战国前期不同,卿大夫的世袭制已逐渐改为任命制,各国甚至有实行客卿制的,故云。    22.见《韩非子·饰邪》。    23.见《韩非子·显学》。    24.关于华夏文明的正宗和传统,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关于“以法治国”,请参看《韩非子·有度》。    25.见《韩非子·难三》。    26.见《韩非子·五蠹》。    27.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28.见《论语·为政》。    29.道,就是引导。齐,就是规范。格,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说是“达到标准”,李零先生《丧家狗》说是“遵守规定”,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说是“人心归服”,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说是“认同归依”,我认为是“自觉遵守道德律令”。请参看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30.见《韩非子·五蠹》。    31.见《韩非子·五蠹》。    32.见《论语·颜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