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1/5页)
只不过是荷兰人一方的状况更差一些罢了,因为荷兰人最近的补给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给澎湖提供的支援更是有限,更因为现如今他们的海上霸权正在受到新崛起的海洋霸主英国人的挑战,他们更无力从本土抽调更多的兵力和船只来东方对大明作战。 这么一来,也使得澎湖的荷兰人兵力严重缺乏,加之海上大明不断增加水师战船对澎湖进行封锁,试图切断他们的补给。 虽然荷兰人凭借着有限的船只,还是在顽强的突破大明水师的封锁,给澎湖送来一些给养,但是这些送来的补给,却对消耗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到了八月份的时候,荷兰人的红毛城中,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得不到足够人员的补充,红毛城之中的伤员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也无法及时的送回到巴达维亚,使得他们的战斗减员十分严重。 仗打到这样的程度的时候,对双方来说都已经变成了一种煎熬,而这个时候双方都又想起了李旦等人。 李旦等人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此战的结果,因为李旦和西班牙人结有宿怨,所以很希望和荷兰人勾搭上,和西班牙人作对,同时获得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 所以他们在荷兰人刚一窃据澎湖,就主动跑上了门,和荷兰人勾结在了一起,并且给荷兰人出谋划策,同时还帮着荷兰人在台湾海峡之中,拦截前往马尼拉和西班牙人交易的中国海商的船只,逼迫中国商人和荷兰人进行交易。 但是大明官府和朝廷的态度,也使得他们发现,荷兰人占领澎湖,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熟悉大明官方办事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李旦,就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澎湖自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大陆上的政权纳入到了版图之内,最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在这里有驻军,元朝的时候,更是在这里设立澎湖巡检司,大明同样也将这里视作大明的版图。 荷兰人窃据这里,对于明朝皇帝和官员们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因为如果他们急需容忍荷兰人留在澎湖的话,就等于默认了澎湖不再是大明版图,这就等于是失地!这个罪责是谁都不敢承担的,一旦传出去的话,天下人的吐沫恐怕都能将他们淹死。 所以从上至下没有人敢说澎湖不要了,就这样吧,给荷兰人占去拉倒!所以既然没人敢承担,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把它拿回来。 现如今双方都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境地,荷兰人继续盘踞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故此当看到双方都骑虎难下的时候,都想到了李旦这样的中间人,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指了一条“明路” 那就是让荷兰人退一步,到台员的大员去,而彻底放弃澎湖这个地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大明官方尚未将台员岛正式纳入到版图之中,台员到目前为止,甚至连正式的名称都没有,即有人称呼它为流求,也有人称其为台湾和台员,更有人称其为鸡笼。 台湾岛目前根本就是一块飞地,上百年来,这里都没有人真正的进行控制,而是成为了一些海盗们的乐园,也成为一些移民迁居的地方。 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被著名的海盗林凤占据经营过,但是后来因为林凤力主在马尼拉抵抗西班牙人的入侵,倾巢而出带领所有手下前往了吕宋,最终放弃了台湾岛。 而且这里距离大明并不算远,起码要比马尼拉距离大明要近,虽然地理位置没有澎湖好,可是贵在这里不会引起大明官府的重视,另外台湾岛面积也很大,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得多。 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出主意,让他们移居到台员岛的大员一带,重新在那里建城立足。 另一方面他们也跟大明官府暗中进行接触,愿意帮南居益他们这些大明官员游说荷兰人放弃澎湖,使得他们不必再骑虎难下,尽快结束澎湖之战。 于是大明官府和荷兰人双方最终都接受了这个建议,荷兰人在八月底的时候,终于宣布放弃澎湖,撤离这里。 而换来的条件是大明官军不对其进行拦截,放其顺利离开澎湖,最终这场持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