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3/4页)
进京,这些事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她才会在路上就对高二老爷吩咐好怎么拿着老太太做文章。事后的发展果然像她想的那样,高老爷虽不乐意,还是让他们住了下来。而借着高老爷的这股东风,他们在江宁也过的很不错。所以她更认定了,只要抓住高老太太,别的都不是事。    高老太太虽不太喜欢她,对她却无可奈何——说到底,高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的安县老太婆,而她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看多了婆媳斗法,太知道怎么对付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高老爷会亲自对付她!而高老爷说的法子也实在令她害怕。不过在害怕的同时她又有一股怒气——凭什么?她做什么了?她给高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一路陪着高二老爷从贫寒走到现在。高老爷去科举的时候,这家里不就靠她打点吗?现在就为一个院子,就说让她回家看坟,这是什么由来!    当下她就对高二老爷又抓又挠,一边扑腾一边哭:“我知道,我知道你嫌弃我了,觉得我老了,没姿色了。这院里的丫头你是不是真想收一个进屋?你收啊收啊!也别把我一个人赶回去,把我们娘四个一起赶回去才好呢!让那新来的小蹄子再给你生儿育女,看看能不能生个带把的儿子来!”    高二老爷一边挡一边道:“你胡说什么呢,我要有这个心思还等到今天吗?”    “哼,你过去没有,只是你没这个机会,现在你哥给你机会了,你还不想?”    “我怎么会想?”    “不想?你怎么不一口喷回去,这是当大伯该说的话吗?”    “你也别气了,大哥的意思就是让你安稳些,只要你不再惹事,他也不会赶你。那院子,我看你就别再想了,咱们现在住在这里不也挺好吗?”    “那是你说的,你天天在外面,哪知道我的苦?不说别的,就连我想请几个知交过来喝茶,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你不要觉得我是为自己。你看看大郎多少岁了,现在还不得相看人家?早早的说一门好亲事,一来能稳了他的心,二来也是个助力。”    这倒也是实情。虽然要办宴席的话家中自有花榭亭台,可宴席哪能经常办?平时内宅之间的往来还只是互相走动。高老爷想了想,道:“那要不,咱们就去大哥说的那个院子里住?”    他话音没落就被金氏提起了耳朵:“你长不长脑子啊?住在这里,谁不知道咱们是江宁知州的亲戚,大郎二郎是大老爷的亲侄子?搬出去,就算外人知道,也能看出是隔了一层!何况老太太还在呢,咱们有必要分家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么办啊。”    金氏沉着脸:“我有办法。”    三天后,九月初一。高老太太带着舒姐金氏一家外出烧香,本来说杨氏母女也去的,但因安姐有些着凉,就没有去。临走前金氏拉着杨氏的手:“妹子真不去吗?说不定你去给菩萨烧根香,二姑娘的病就好了呢。”    杨氏有些犹豫,不过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赶明儿我们母女再去好好给菩萨烧香。”    金氏还想说什么,见她态度坚决,最终还是先走了。她们走后,安姐被勒令躺在床上,杨氏拿了个活计坐在她床边陪她说话。毕竟有些不舒服,说着说着安姐就有些想睡,就在似睡非睡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个惊慌的失措:“不好了不好了,绿儿姑娘肚子疼了!”    ☆、第65章    第十七章    这声音凄厉,但杨氏只是手停了一下,见安姐睁开眼,给她掖了下被角:“睡你的吧。”    “好像不太对。”安姐皱了下眉,虽然那个绿儿天天是有状况的,可这次的声音也有些太不寻常了。    “能有什么不对的?”杨氏一边说着一边叫来卷秋,“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若绿儿姑娘真有什么不妥,就照老规矩办。”    因为绿儿出状况的时候实在太多了,高家也形成了一套流程,简单来说就是:一,找高老爷;二,找戴郎中。卷秋去了,过了一会儿有些慌张的回来:“好像真有些不妥呢。”    说到这里她看了眼安姐,见她闭着眼,就趴在杨氏耳边道:“说是,已经见红了。”    杨氏皱了下眉:“戴郎中来了吗?老爷呢?”    “说是已经去请了。”    杨氏点点头不再言语,但手里的活儿却怎么也做不下去了。绿儿已经有七个月了,现在见红,又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